大抵皇帝當久了都會染上這樣的毛病,比較唯我獨尊。勸人是不可能反復(fù)勸的,勸一句已經(jīng)很給你面子了。
往常遇到自家臣子,勸不住干脆粗暴地下令,用帝王權(quán)威把人給看住,不給他作死的機會。
現(xiàn)在遇到的又不是自家臣子。
扶蘇歪頭看父親:
“阿父覺得呢?”
秦政頷首:
“又不是非他不可?!?/p>
在有多重選擇的時候,人難免會選對自己來說更省力氣的那條。父子倆人生經(jīng)驗豐富,太懂該怎么給自己省事了。
當權(quán)者權(quán)衡利弊后,覺得繼續(xù)扶持楚王的性價比較低,果斷改走皇后路線。
扶蘇撐著下巴:
“賈南風,多好用的臣子啊?!?/p>
雖然姓賈,但她其實不是賈詡的后人。不過賈詡的那些手段,她倒是學(xué)了個七八成呢,也難怪有人錯以為她和賈詡是一家的。
秦政回憶了一下記載:
“處理掉楚王等人之后,她掌權(quán)了八年沒有再做什么。但隨著太子日漸長大,她又不甘心起來?!?/p>
聰慧的太子是淑妃謝玖所出。
淑妃是三國時魏明帝設(shè)置的后宮位份,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地位很高。到了晉朝時,沿用了這個位分,但地位降到了九卿的水平。
即便如此,淑妃依然是很高的宮位了。再加上淑妃名下有太子,和賈南風一直不太和睦。等太子繼位,賈南風顯然撈不到什么好。
史冊記載賈南風是因為善妒才針對淑妃母子,可別了,司馬衷智力堪憂又不是什么香餑餑。很顯然,她從頭到尾都是為了權(quán)勢而已。
為了當上太后之后可以繼續(xù)獨掌大權(quán),賈南風肯定要殺太子的。她得扶持一個好掌控的新帝,或者繼續(xù)讓傻乎乎的司馬衷待在皇位上。
然而聰慧的太子成年后必不可能老老實實等著司馬衷駕崩再繼位。
司馬炎當初打的算盤就是太子長大后讓太子來治理國家,朝中忠臣也更支持太子頂替司馬衷的皇位。哪怕不提前繼位,好歹把皇帝的權(quán)柄拿到太子手里再說。
太子監(jiān)國又不是稀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