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不信帝師忠于海國。
扶蘇也不信帝師忠于夏國。
這不就巧了嗎?
人才都是可以挖墻腳的,能挖一個是一個。沒必要計較那么多,挖到就是賺到。
跟隨帝師長大的云嬪也受這些思想的影響,她不覺得轉(zhuǎn)投他國有什么問題。唯一需要顧慮的,就是秦國到底有沒有那個本事說到做到,還是他們單純在說大話。
扶蘇笑吟吟地反問:
“就算我們做不到這些,你云家又有什么損失呢?”
云嬪微愣,繼而笑了:
“是啊,我只是云家的女兒,并非男子,又能有什么損失呢?”
貴族女眷從來不被當(dāng)做繼承人培養(yǎng),但需要的時候,又得靠出賣身體撐起整個家族。
扶蘇給了云嬪一個準(zhǔn)話:
“大秦有九成的把握覆滅夏國,我與公子正入夏,正是為了探尋夏國的積弊和夏帝的軟肋。”
云嬪眼中精光一閃:
“你是秦人?你為何會是秦人?”
扶蘇編了個瞎話:
“我生母并非淵國人?!?/p>
云嬪恍然大悟:
“秦王布得一手好局!”
她現(xiàn)在徹底明白了。
秦王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應(yīng)該不是為了給夏國送質(zhì)子——往淵國王宮里安插了美貌的宮女,勾引夏帝生下四公子。
當(dāng)時的打算或許是想扶四公子上位,借此掌控淵國內(nèi)政。沒想到夏國橫插一腳,要求三國交出質(zhì)子。
秦王干脆將計就計,讓四公子入夏。因?yàn)樗庾R到,借夏國的手更容易達(dá)成四公子繼位的目標(biāo),還能順便探尋一下夏國機(jī)密。
夏帝這是被徹底算計進(jìn)去了!
秦王手段如此了得,顯然是一代英主,而且心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