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帝設(shè)宴款待蠻國使者,宴席后雙方前往校場比試。
蠻國想試試夏國勇士的武力,夏國也想借文學(xué)之事壓蠻國一頭,彰顯自己的大國氣象。
兩邊設(shè)下賭局,定好比試賽程。除卻文武之外,另有音樂書畫等一并作比?!?/p>
扶蘇臉上全是問號:
“比這個東西有什么意義?”
以“德”服人的老秦人從來不整這些虛頭巴腦的,一向偏愛在戰(zhàn)場上把敵人打殘。在太子殿下看來,比這個除了能激化兩國矛盾之外,毫無作用。
無論誰輸誰贏,對方都不會服氣的。只會想著下次嬴回來,并嫌棄對方不講武德,然后火氣越來越大。
扶蘇是不知道,這類比試的劇情在架空背景的外交情節(jié)里,屬于經(jīng)典必備。
尤其愛和北邊的草原民族比,或者和西南的夷族比。甚至還有海外倭島來使囂張跋扈,主動提出要和中原大國討教。
秦政完這段后說:
“質(zhì)子許是會被叫去觀賽?!?/p>
到時候扶蘇就有更多的機會搞事情了。
既然激化兩國矛盾的機會都送到了他們眼前,不把握住的是傻子。他必得挑撥到兩頭打起來為止,不然豈不是浪費了這么好的時機?
扶蘇想了想:
“只有蠻國還是太少了,不如把淵國也加上吧?”
秦政提醒他:
“淵國最近沒有派遣使者入夏。”
扶蘇覺得這不是問題:
“修改完就有了?!?/p>
秦政:……
強行增加外交活動是吧?
扶蘇已經(jīng)興致勃勃地改完了:
「夏帝設(shè)宴款待蠻淵使者,宴席后三方前往校場比試?!?/p>
雖然后頭的各種蠻國和夏國的互坑他沒改,但問題不大。淵國人都來了,難道還能當(dāng)真坐著看戲?就算不改,也是會鬧起來的,改成這樣就足夠了。
由于大事件是提前半個時辰觸發(fā)的,所以半個時辰后宮里就得出現(xiàn)淵國使者。
秦政就等著看淵國要怎么憑空冒出一隊使者來。
如果從現(xiàn)在起,淵王產(chǎn)生了要派遣使者入夏的想法。那么即便使者立刻出發(fā),也得快馬加鞭走上半個月,才能抵達(dá)夏國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