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也正是因為內亂,才沒有及時對秦滅趙一事做出反應。
當時楚幽王死了,同母弟弟繼位。楚人趁機質疑楚幽王和其弟不是楚考烈王的親生子,而是春申君的兒子。然后把弟弟砍了,他們的舅家也被一并干掉。
但舅舅李園是楚國實際意義上的掌控者,他一死,短期內楚國肯定要亂。哪怕新任楚王會趁機奪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消化吸收。
扶蘇一邊安排攻魏的事情,一邊和父親吐槽漢朝人編故事都一個套路。
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說趙姬懷孕后才嫁給子楚,又說李園的妹妹懷著春申君的孩子嫁給楚王。
也不知道是司馬遷偏愛這種劇情,還是先秦時期的人們偏愛這種編法。不然怎么那么巧,同一時期的兩個國君都有類似的謠言。
扶蘇忽然靈光一閃:
“我知道了。”
秦政側目:
“你知道什么了?”
扶蘇忽然想通了:
“楚幽王是不是楚考烈王的兒子我不清楚,畢竟史冊也沒記載他娘是入宮多久生下的他。說不定就是楚王負芻為了上位捏造的謠言,用來打擊政敵的?!?/p>
秦政示意他繼續(xù)說。
扶蘇冷笑著說:
“眾所周知,六國人特別喜歡給秦始皇造各種謠。哪有那么巧,前頭一個楚幽王背上了這個罵名,秦王政就同樣也有了類似的傳聞?別不是聽過這個故事的楚國人故意的,把自己聽過的故事往秦始皇身上套。”
畢竟嬴政的出生記載很明確,趙姬在嫁給子楚十二個月后生下嬴政。哪家婦人能懷孕十二個月產子的,秦始皇的出身怎么看都不該有爭議才對。
除非有人故意給他潑臟水,不然不會有類似的傳聞。而會恰好編個故事和楚國那個相似度如此高的,基本就是楚國人干的了。
這種事情楚國干的還少嗎?記載中尉繚曾經(jīng)說過秦始皇長相丑陋,大概率也是這群人編的。
而將自己聽過的故事套用到秦始皇身上,這個操作也同樣不是頭一回了。
比如孟姜女哭長城,一開始就是齊國的事情,莫名其妙變成了秦始皇干的。
且最初沒有哭長城這個劇情,就是單純地向齊侯控訴自己丈夫死了自己只能在郊外吊唁。她丈夫是齊國武將,為了齊國攻打莒國而戰(zhàn)死,她要求宗室都去吊唁她的丈夫。
后來西漢宗親劉向在《說苑》里加上了哭城墻的劇情,說她哭完城墻就崩塌了。唐朝的貫休詩作又把它移栽到秦朝,直接跨越了三百多年。
說起來,《說苑》這部小說集里寫了不少秦始皇的謠言,比如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