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變八歲他還可以勉強接受,變成二十歲他真的手足無措。
最后還是阿父把他變回來的。
扶蘇崽后怕地依偎在阿娘懷里,和他嘀嘀咕咕說梓桑的壞話。又告狀阿父偏心梓桑,讓阿娘不要跟阿父學。
楚姬眼也不眨地答應下來。
扭頭就示意身邊的侍女趕緊把梓桑孝敬娘親的東西都藏起來,別給單純的小崽崽看見。
小孩子怎么爭得過心機深沉的大人?幸好崽崽天然萌,是某些人再怎么裝嫩也比不了的。
扶蘇跟著阿父在家里待了一個多月。
秋收持續(xù)時間其實不是特別長,收割后曬糧之類的活交給家里的老弱婦孺也是能夠勝任的。
所以秦政就開始盤算繼續(xù)去下個位面搞事情。
戰(zhàn)爭系統(tǒng)就喜歡這種武德充沛的。
它試探著提議:
“一次搞一個位面是不是效率太低了?我看您那些將領不少都能獨當一面,為什么不單獨派出去各自解決一個位面的問題呢?”
秦政倒也沒有直接拒絕。
他思索片刻,叫來將軍們商議。
最后商量出的結(jié)果,就是各自分散帶兵。分成小組,幾個武將搭配幾個文臣為一組,前往其他秦末位面。
這次秦政選擇了速戰(zhàn)速決。
他直接帶人空降咸陽宮,以雷霆手段收拾掉了作亂的趙高和胡亥。之后就是擇定繼承人,安排文臣監(jiān)國。
身為活著的始皇帝,完全沒有臣子趁機叛變攝政的顧慮。只是文臣的外派怕是要持續(xù)很久了,直到解決完朝中的弊病,新帝能夠獨當一面。
因而李斯根本沒有報名。
同僚好奇地問丞相:
“李相公莫非是覺得抹不開面子,怕去了那些位面會人人喊打?”
李斯嗤了一聲:
“他們是他們,本相是本相。本相行得端坐得正,何懼那些人的風言風語?”
所以他不報名根本不是因為這個。
大秦本身就需要有臣子留下,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派出去。而派出去的還不知道要在其他位面待多久,恐怕幾年都不一定能回來。
李斯心想自己可不能去,去了之后誰知道幾年后再回來,陛下身邊是不是又有其他得用的人才了。
哪怕出門是去立功的,也著實是隔得太遠了。隔得遠了感情就會淡,肯定不如天天在身邊待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