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員一直在進攻,畫家一直在柔弱無奈的被動承受。他像個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的可憐人,仿佛在遭受屈打成招。
秦政注意到了一些小動作。
畫家在聽到探員提起某個因為誤判坐牢的“無辜者”,并說起他的家人因此遭受周圍鄰居指指點點時,眼底閃過了一絲嘲諷。
畢竟無辜者只是在這個案子里無辜,可不代表他們在別的案子里也無辜。那些人做的事情,本身也值得審判,只是警方不知道也沒有對那些事立案調查而已。
鏡頭捕捉到了這一絲嘲諷。
但它太微弱了,而且不是所有的觀眾都可以準確分辨這種程度的嘲諷。會有人誤認為那是畫家在愧疚,或者別的什么情緒。
還有扶蘇偶爾抿起的唇,微微垂下的腦袋,和打哈欠的動作。
探員一拍桌子:
“我在跟你說很嚴肅的事情,你居然打哈欠?!”
畫家受驚地睜大了眼睛,但眼底的困倦做不得假。泛著紅血絲的眼睛和眼底的青黑,證明了他是真的困乏。
人類長期得不到休息,打個哈欠是難以控制的生理反應,不是嗎?
導演滿意的點頭。
他喜歡這種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細節(jié),這么解釋可以,那么解釋也可以。
觀眾看到這里的時候會一邊倒譴責探員,但是等越來越多不利于畫家的證據被揭穿了之后,又會因為大反轉而意識到自己被騙了,開始譴責畫家,并回來挖掘這些細節(jié)。
玩弄觀眾的情緒,是一些頂級懸疑片導演的惡趣味。
導演還準備了二級反轉。
畫家會在他光鮮亮麗的時候身敗名裂,也會在他臭名昭著迎來死亡之后,又被人挖掘出他不甘的過往。
他的父親是大反派,但是父親對他并不好。他受制于人不得不幫父親欺騙警方,但是他也在背地里為警方提供幫助,希望警方可以鏟除這個壞人。
等真相浮出水面,大家就會發(fā)現(xiàn)他其實還是一個好人。他的惡名會被清洗,人們會開始懷念當初那個美好的他。
然后再次挖出這一段審訊,
長公子一生病,陛下就不裝了
導演和扶蘇提起了他的想法。
扶蘇露出了一絲為難之色:
“他不太喜歡拍戲?!?/p>
父親既然不喜歡,扶蘇肯定不會勉強。他帶父親來劇組只是為了陪自己,可不是為了騙人來拍戲的。
導演見狀想了想:
“我自己去跟他聊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