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夏帝雖然張口就是“朕覺得很妥”,可群臣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們只以為陛下是口誤了。
何況哪有邪祟只搞這些小動作捉弄人的?夏帝別不是巧立名目從國庫摳錢吧?
不怪臣子應激。
隔壁淵國的淵王就經(jīng)常這么干。
隨便找個借口讓國庫出錢干這干那,然后派自己的心腹去督辦此事。這樣就可以在其中中飽私囊,把摳出來的錢填入淵王私庫了。
國庫畢竟和私庫是兩碼事,當君主的也不能隨便從國庫拿錢填補自己,國庫那邊是要走公賬的。
秦政:……還有這回事?
秦政根本不知道淵王還干這么丟人的事情,他揉了揉額角,問兒子是怎么知道的,為何他沒聽說。
扶蘇解釋了兩句:
“父親只關心國家大事,淵王興建宮室那些細枝末節(jié),應是沒怎么關注。這些不都丟給我看了嗎?”
嬴家送來的消息里有寫淵王每次都花了多少銀錢,扶蘇估算了一下正常造價,基本就確認這里頭有差額了。
查賬這件事上扶蘇是專業(yè)的。
秦政來了點興致:
“你怎么知道那是給淵王撈錢,而不是承辦的官員中飽私囊?”
扶蘇無奈地說:
“因為每次都是同一個官員承辦的,那人還不是將作少府?!?/p>
秦政:……
淵王這是連裝都不裝了是吧?難怪連夏國臣子都知道這件事,還這么警惕。
正常修建宮室,就算一直是一個人承辦,至少也得找將作少府。因為將作少府是管宮室修建這些的,回回都讓他安排是合理的。
結(jié)果淵王找別人,而那人次次都貪墨款項。你要說淵王不知道,那不可能。但淵王就是不處置他,這就很明顯了。
就像清朝的和珅,乾隆一直放任他貪污,不就是因為和珅同時也是在給乾隆斂財嗎?
秦政感覺自己又見識到了新的君王品種,不錯,好歹開闊了眼界。
沒能成功舉行祭祀的夏帝不太高興。
好在這個時候,他突然收到了一個令人驚喜的好消息——秦王病重。
夏帝一下子站了起來:
“當真?可曾查驗過?病得如何了?”
探子信誓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