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階段李牧雖然也是朝中重將,對秦的作戰(zhàn)卻一般都是扈輒等人領(lǐng)兵,李牧基本只留在北地抗擊匈奴和燕人。只要扈輒不死,以郭開和趙王遷的腦子,應該想不到換李牧替上去。
不是所有人都有識人之明的,郭開任用李牧只是單純因為朝中無將而已。
秦政思索片刻,說道:
“你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敵人會怎么做,還要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p>
扶蘇眸光一轉(zhuǎn):
“我知道了?!?/p>
李牧是從北地被緊急調(diào)回來領(lǐng)兵的,當時換將換得太突然,秦國也沒料到會半路殺出個李牧。
倘若早有準備的話,完全可以讓李牧沒機會和大軍匯合。又或者,趁著李牧趕來之前就攻破邯鄲。
扶蘇忽然又起了壞心眼:
“秦對趙會慘敗,因為當時李牧對上的是桓齮將軍。不若換王翦領(lǐng)兵把守南北要道,攔一攔李牧?!?/p>
秦政失笑:
“李牧快馬輕騎趕去邯鄲,又不是率領(lǐng)大軍南下。”
這么做有些浪費了。
扶蘇一想也是:
“那還是讓王翦去攻邯鄲吧,換旁人去堵門?!?/p>
雖然不一定能堵住,但只要速度夠快,李牧就趕不上趟。只是大秦也不可能輕輕松松就把邯鄲打下來,前期的軍事消耗還是有必要的。
扶蘇和將軍們商量了一番,認為接下來的戰(zhàn)事要以打擊趙國有生力量為重。
這招缺德,卻很有效。
趁著燕趙開戰(zhàn)之際,多支援一下燕國。等趙國露出疲態(tài)之后,再全力一搏,給趙國致命一擊。
楚國對于秦國擅作主張吞了韓國表示不滿,可秦國有正當理由。
扶蘇一卷國書回復,讓楚王少多管閑事。
他們大秦花了十多年好不容易修完鄭國渠,現(xiàn)在知道是個騙局,正生氣呢,你是不是討打。
給楚王悍氣得。
一怒之下,怒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