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即將進入皇宮時,她扭頭叮囑扶蘇:
“一會兒進了宮記得跟緊我,宮中人心復雜,也不知會不會有人算計你我。若是皇后要支開你,你單獨待著記得保護好自己。被人欺負了就回來同我說,我與大王還是能護住你的?!?/p>
扶蘇乖巧地笑了笑:
“王妃別擔心。”
王妃看著他這不諳世事的模樣,哪里能放心得下?哪怕阿胥再怎么聰明機敏,也是個十幾歲的孩子,人生閱歷不足,很容易中旁人圈套的。
這會兒她倒忘了扶蘇起初說過,入了宮自己可以幫忙護著她的事情。
王妃只當那是扶蘇哄她開心,就像小孩子說要保護父母那般。卻不知道扶蘇從小在皇宮這種地方長大的,可比王妃更懂里頭的彎彎繞繞。
馬車入宮之后很快就停下了,要換乘宮內的車輿。這還是賈南風特意拉攏楚王妃才派來的,不然按照規(guī)制王妃坐不得這個。
皇后越是禮遇,王妃就越是警惕。
終于,一行人抵達了皇后所居的宮殿。
賈南風笑吟吟地免了他們的禮:
“快坐?!?/p>
光看面向,看不出她是個手段狠辣的政治家。她雖然明媚張揚了一些,但刻意偽裝時侵略性并不強。
有些史書記載賈南風長相丑陋,又寫她妹妹十分漂亮,因為妹妹年紀太小她才替妹妹出嫁給司馬衷。
但是可想而知,能當皇后的至少不可能真的丑陋,皇家不要臉面的嗎?
司馬衷已經(jīng)是個傻子了,司馬炎為了兒子的風評更不可能允許丑女當太子妃。不然外界一定會笑話他們是傻子配丑女、天生一對,皇家還沒有那么不講究。
所以這番記載明顯是刻意污名她的。
雖然《晉書》中記載司馬炎曾因為賈南風善妒欺辱丈夫的其他姬妾、致使她們被毆打至流產(chǎn),評價她為“種妒而少子,丑而短黑”,但經(jīng)歷過罵戰(zhàn)的現(xiàn)代人其實都很熟悉這種套路。
生氣罵人的時候可不一定罵的全是真相,有些人就喜歡進行夸大。膚色稍微黃一點就能說成是黑丫頭,個頭稍微矮一點也能被嘲諷成小矮人,不可盡信。
何況《晉書》還是唐朝人寫的,這本史書的編纂初衷是唐皇為了政治目的,想要恢復以“忠”和“孝”為核心的儒家主張,借此鞏固皇權統(tǒng)治。
所以在編書的時候,有沒有針對這兩點進行過“潤色”并不好說。
而古代男人寫史書真的很喜歡抹黑女性掌權者,看看宋人寫的《資治通鑒》里是怎么編排武則天殺子這類謠言的就知道了。
巧了,司馬光寫《資治通鑒》也有他的政治目的。他想通過抹黑李唐皇室來丑化皇權,從而強化儒家官僚集團的地位。
除了常規(guī)操作給武則天潑臟水之外,李世民也是個被丑化的重災區(qū)。寫他玄武門事變之后“跪而吮上乳”也就罷了,還將他洺水之戰(zhàn)的大勝記載為慘敗,借此削弱李世民的威望和名聲。
不愧是能做出把將士們辛辛苦苦收復的失地反手再送回給西夏人這種操作的晉安平王司馬孚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