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個不錯的渠道,可惜他們受太子恩惠,恐怕不太愿意轉投他人?!?/p>
隨即沉吟了片刻,補充道:
“我尋個機會見他們一面好了?!?/p>
有些人并不是真的記恩到完全不肯投效旁人,只是在有選擇的情況下,第一意向是恩人之子。
還有一些則是真的非常感恩,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原則。
但無論哪一種,只要六皇子自己發(fā)話,應該都能把人拉攏過來。
他只要把自己的體弱多病展現(xiàn)出來,讓諸位意識到太子嫡子確實沒法成事。這時再告訴他們,自己和二皇子是一伙的,希望以后二皇子上位,就大有可為。
這些人無非就是會一直盯著二皇子,看他是否當真對六皇子好。
這一點扶蘇完全不擔心。
秦政成竹在xiong:
“不急,慢慢來。”
讓這些人扶他上位,他們肯定是不愿意的。在皇位沒有確定下來之前,哪怕扶蘇自己開口,也會有人不肯聽他的退而求其次。
歷史上不少人造反其實都是被屬下勢力強行推上去的,自己并沒有那個意思。不造反、不再進一步,自己和下屬都得玩完。
所以不是扶蘇開口就有用的,還得防備那些人自作主張。
秦政覺得,等他繼位后再聯(lián)絡要更穩(wěn)妥一點。那個時候皇帝是他,哪怕那些人裹挾著扶蘇要篡位,他都能壓下去,不牽連兒子。
現(xiàn)在的皇帝可不是他,大權也不在他手里。萬一那些人搞個逼宮什么的,帝后就有正當理由處死六皇子了。
扶蘇撐著下巴側頭看父親:
“我記得唐太宗的太子造反,他舍不得殺太子,只把人流放了。原本還想拖著不讓太子上路,就留在身邊,迫于朝臣壓力不得不放人離開?!?/p>
秦政知道他想說什么。
阿蘇最愛和別人對比了,每次對比完發(fā)現(xiàn)還是自己最受寵,就會高興很多天。
秦政提筆在白紙上寫下免罪詔令:
“李世民要聽臣子意見,朕又不用。若有人敢逼迫朕將你流放,朕就把他流放了?!?/p>
說著把那張白紙放到兒子跟前:
“拿去吧,赦你無罪?!?/p>
扶蘇笑得眉眼彎彎:
“陛下英明!”
他愛惜地把只是一張紙,根本算不上詔書的東西收好。詔書須得用特殊的載體書寫才行,哪怕不用那個,也得來點血書啊、大印啊,總之不能這么兒戲。
可扶蘇不在乎,他只是想撒個嬌,讓父親親口說他就算遇到一樣的事情,也不會落到唐太子的下場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