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自家人了,不能拆穿她。不然給人知道了她搞投機倒把,那是要進局子的。
雖然村里還有人眼紅她家,可是看她們孤兒寡母的,一個氣得渾身顫抖反復說家里根本沒那么多錢,另一個哭得可憐,眾人漸漸就不覺得她家真有這個錢了。
肯定是夸大了。
扶蘇在旁邊幫腔:
“這老頭別是故意說個七八百,然后來一句改姓得給他兩百,贍養(yǎng)得給他兩百,加起來正好差不多是一半的存款。”
“再允許商家降降價,最后降到一共給三百塊就成。其實是拿捏準了商家只有三百塊,想全吞掉,又怕大家說他太貪心?!?/p>
故意報高數(shù)量,最后拿走的只有一半不到,顯得好像沒那么過分,其實人家本身就這么多錢。
但他可不管,也不在乎自己拿走存款之后母女倆會不會被其他有心人盯上,圖謀剩下不存在的三百多。
村里人一聽,有道理?。?/p>
頓時義憤填膺起來:
“太過分了!這不是故意害人嗎?小蔓家里過的什么日子我們能不知道?他可別想胡說八道!”
偏偏扶蘇說完這些,前頭鬧騰的商蔓他爹還真說了實在不行至少得給他一半。他是商蔓的親爹,商蔓就得把家產(chǎn)分他一半。
全村:……
只聽說過兒子分老子一半家產(chǎn)的,沒聽說過老子要走閨女一半的家產(chǎn)的。
啊呸!臭不要臉!
老頭的話佐證了扶蘇的猜測,眾人立刻認定了商家就三百多塊。
三百塊而已,多是多了點,但村里人一般家中也有個兩三百的存款。尤其是人口少但勞動力多的,開銷不大,就能攢下錢。
主要村里人過日子是真的節(jié)省,沒有太多花錢的地方。
大家算了算,覺得商家的存款應(yīng)該是這兩年靠著知青借住才攢到三百多的,之前估計也是一百出頭。
雖然不眼紅她家存款,但還是挺眼紅她家可以從知青頭上薅錢的。
李小花就沒忍?。?/p>
“我家也有房子可以給知青住啊?!?/p>
周圍人:……你可要點臉吧。
這家房子就那幾間,家里兩個兒子,其中一個還結(jié)婚生子了,哪來的房子勻出去啊?別以為大家都好騙。
沒房子的人只能閉嘴,有房子的則試圖截胡商家。商家都有三百塊存款了,已經(jīng)不是村里的困難戶了,沒道理村里還一直照顧她家。
她家之前足足住了兩個村里人和六個知青,難怪能攢下錢呢!
他們也不求全部薅走,分一兩個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