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按照郡府城村的級別,將靈脈規(guī)模依次遞減。
不僅是因為越往后的聚落相距越近,近距離內(nèi)弄一堆大型靈脈暫時沒有那個必要。也是因為大城資源好,就能激勵國民努力奮斗,往上爬。
扶蘇到底是統(tǒng)治者思維。
他需要保證國都擁有超然的地位,然后依次往下。如果國都和大型治所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那些修士就不一定會盡心為朝廷做事了。
以官入道的修士,只要認(rèn)真做官,就能修為飛漲,不一定非得升官才行。在地方上做個父母官也是一樣的,有時候甚至無功無過都可以達(dá)到要求。
扶蘇不想叫他們無功無過,他想要大家都好好干。那么將更高的官職和更充沛的靈氣掛鉤,這群臣子自然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想要修煉得更快嗎?那就好好升官。
怎么才能升官呢?當(dāng)然是做出亮眼的政績來,而不是糊弄。
至于會不會有人為了升官搞一些看起來是政績,其實草菅人命的騷操作。天道盯著呢,渡劫時不想被劈死就別動歪心眼。
何況,低階修士的很多舉止,根本瞞不過高階修士。人家看一眼就知道你身上是否背負(fù)業(yè)障了,能騙得了誰?
李斯看完提出了憂慮:
“如此一來,修士掙破了腦袋也想往大城市里擠。那些村落和小城,就會人口流失了?!?/p>
扶蘇自然知道,所以他反問:
“這不是丞相該去解決的問題嗎?”
李斯:……
原來在這里等著他呢。
他就知道太子殿下沒安好心,逮到機會就要壓榨他。
李斯只好努力思考:
“不如這樣,在各城設(shè)置常駐門檻。修為不達(dá)到一定境界,只可短居,不可長住。左右低階修士在靈氣稍差一些的地方修煉綽綽有余了,去大靈脈那里反而不美。”
高階修士都在大靈脈那頭,人多了靈氣根本分不過來。真一股腦擠進去,說不定會發(fā)現(xiàn)自己能吸收到的靈氣還不如在老家多,過去純屬自討苦吃。
扶蘇尚算滿意:
“修士為利益而來,自然也會為利益而走。當(dāng)大城市的資源不夠充足的時候,競爭不過的人自然會選擇退而求其次?!?/p>
有的時候去二線三線定居未必不是更好的選擇,官府只要把控好資源的度,就可以委婉勸退沒必要在這里死磕的低階修士。
高階修士那是沒辦法,他們住在小型靈脈周圍,提供的靈氣實在不夠修煉,只能在大城里待著。
不過。
扶蘇起身站在窗前,看著外面的崇山峻嶺,緩緩開口:
“都城中自然可以填滿足夠的大靈脈,叫人知道無論來多少高階修士,咸陽城中也住得下?!?/p>
所以,努力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