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玩家則提及:
“那個……我們其實還看到了于哥的尸體,他好像被那群小孩殺了……”
他們也不確定于哥是怎么死的,只知道于哥死后身邊爆出了一堆道具。這讓玩家們非?;炭郑瑩碛羞@么多道具傍身的老玩家于哥都死了,他們還能幸免嗎?
他們迫切的想離開這個鬼地方,不愿意繼續(xù)停留了。而且捉迷藏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有人被叫走,也給了他們很大的心理壓力,生怕又有人被叫去玩高危游戲。
種種因素加起來,幾個新人這次準(zhǔn)備鋌而走險一回。
開口的玩家取出一份道具:
“這個是給你的,我們說好了大家一起分。雖然對不起于哥,但是我們也想要活下去?!?/p>
于哥死亡后掉落的道具被他們瓜分了,這一場的新手玩家都比較要臉,人品也在線,不好意思獨吞。
所以哪怕心知肚明只要他們四個口風(fēng)一致,就可以不給這個脫隊的同伴分一杯羹,到底還是沒這么做。
大家是一個團隊,要團結(jié)一致。
于哥的庫存很豐厚,足夠每個人都吃個盆滿缽滿了。他們這樣的小萌新隨便拿兩個道具都能保證接下來好幾場的安全,沒必要太過貪心。
玩家感激地接過:
“謝謝!你們真是好人!”
五人最后詳細商量了一下計劃流程,其中一個壯著膽子去找將閭了。另外那個觸發(fā)了捉迷藏游戲的女玩家,也跑去找小女孩,說自己認(rèn)輸。
她怕自己一場游戲沒結(jié)束就去觸發(fā)第二場,會惹怒之前的女孩。所以才想了這個法子,主動退出。
女孩聽她說認(rèn)輸,雖然有些不高興,但也沒說什么。她心知肚明捉迷藏很難,玩家找不到后選擇放棄本來就在大家的預(yù)料之中。
而且女玩家說的是“我認(rèn)輸”,又不是“我不玩了”。
對小孩子來說,前者是代表自己獲得了勝利,自然會高興;后者代表別人反悔不肯再陪自己玩,便會十分生氣。
女孩鬼大發(fā)慈悲地點頭放人:
“那你走吧?!?/p>
玩家雀躍地離開了。
這樣她再去接觸別的游戲,之前的女孩子應(yīng)該不會生氣。
另一邊去找將閭的人也很順利。
雖然將閭失去了擊殺一名玩家的機會,但這不是有更多的玩家主動上門找死來了嘛。
他們甚至還提出可以自己當(dāng)小雞,簡直不要太貼心。以前他每次副本重置都只能玩一回,因為老師死了就沒人可以當(dāng)小雞了。
將閭答應(yīng)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