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嫚:……
走兩步路會死嗎?
自行車到底還是被可惡的親哥征用了,扶蘇一個人騎車在前頭帶路,時不時停下來等一等其他人。騎騎停停的,終于抵達(dá)了秦河大隊。
大嬸子們在村口大樹底下納鞋底。
看到扶蘇帶人回來,一臉見怪不怪:
“你小子慣會偷奸耍滑的,又坐公交車了?真是錢多燒的,就知道浪費錢?!?/p>
這一下子把全隊知青都罵進(jìn)去了。
知青們默契地假裝沒聽見。
扶蘇不搭理她們,只叫住竄過去的小孩。
“橋松!”
小孩堆里一個小蘿卜頭出列:
“二叔!知青點還沒收拾好呢!村長爺爺在發(fā)火!”
秦柱終于忍不住了,再好的脾氣面對推三阻四也要惱。但是發(fā)火解決不了問題,因為確實住不下。
扶蘇就說村長傻:
“這事還不好解決?”
村里其他人家沒有多余的房子,商蔓家有啊。只要大隊說給她每個月記多少工分,她鐵定答應(yīng)。
扶蘇讓知青們先在樹蔭下等會兒,可以和大娘們嘮嘮嗑,打聽一下村里的情況。
然后自己踩著自行車先去了商家,和商蔓商量好自己給她拉人過來住的好處費,商量完才去找村長。
秦柱氣哼哼:
“你說的倒是輕巧,那憑什么她們幾個新來的知青可以住小蔓家,別人不成?”
扶蘇就說工分從住進(jìn)去的知青頭上扣。
秦柱:“村里本來就要安排住宿,哪有讓知青自己出錢的道理?”
扶蘇:“不出錢就住知青點,想住好點就得花錢,花錢付差價,有什么問題?”
秦柱:“……你搞投機倒把呢!”
扶蘇:“你不懂,這叫互幫互助。商家主動提供住宿,是熱心腸。住進(jìn)去的知青看商家生活艱難不忍心,無償捐贈一些工分幫助她們母女,也是一片好意?!?/p>
秦柱:………………
扶蘇又說:
“不給工分也成,那就幫忙干點活。您也知道,商家就母女兩個,干什么都不方便。知青幫忙打水、搞衛(wèi)生,偶爾上山弄點蘑菇野菜,也可以當(dāng)借住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