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研墨難道是什么掉身份的事情嗎?讓侍從幫忙也不過是為了省事,寫字的時候沒空磨而已。
不是很懂夏國皇室該講究的時候不講究,不該講究的時候亂講究。
先生進來時,那倆還在鬧騰。
先生嚴肅地輕咳了一聲。
沒有任何作用。
先生:……
刺頭皇子真是難帶。
先生決定無視他們,直接開始講課。
他示意學生們先把三百千和弟子規(guī)都背一遍。這些全是基礎蒙書,記不住可不行。
其他像幼學瓊林、增廣賢文、聲律啟蒙這些,字數(shù)太多就暫時不背了。
但只是暫時的,這里頭有些以后還是要背的。尤其是聲律啟蒙,不背這個怎么學會寫詩?
扶蘇沒張口,他不會呀。
《三字經(jīng)》宋朝的東西,《百家姓》宋朝的東西,《千字文》南北朝的東西,《弟子規(guī)》清朝的東西。
秦朝來的扶蘇感覺到了針對。
雖然太子殿下?lián)碛羞^目不忘的本事,可他連那些書都沒有。今天來了才領了書本,根本來不及看。
何況就算來得及,他也不可能直接背下來的。他只是個質(zhì)子,用不著表現(xiàn)得那么惹眼。
跟夏帝的兒子們一起進學,還得把握好度。不能比他兒子優(yōu)秀太多,也不能學得太爛被當成扶不上墻的爛泥。
最好是那種中庸的天資,叫夏帝覺得這樣的質(zhì)子培養(yǎng)出來沒什么大本事,但不會壞事,聽話老實,本分乖順。
先生看到扶蘇不張口,走了過來。
他和小崽子大眼瞪小眼。
片刻后,先生問他:
“你怎么不背?”
扶蘇無辜地看著他:
“我不會?!?/p>
先生皺了皺眉:
“你不會?九殿下也是剛入學沒多久,他都會,你為何不會?他知道提前學一學,你還不如他上進嗎?”
秦政蹙眉看過來。
公子正是背過一些的,這些蒙書他能花錢買到,所以方才他也在跟著背。倒是忘了阿蘇不會,以前也沒想著教一教兒子。
那可是當過皇帝的大秦太子,用得著再教什么蒙書?秦政便忽略了這件事,忘了兩界的啟蒙不同。
其實大秦壓根沒什么統(tǒng)一的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