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人大概率不信教,所以ta所描繪的教廷與信徒不可能像現(xiàn)實中真正的信徒那么狂熱到完全失去理智。
這是一個帶著華夏樸素信仰觀念的西幻世界,而華夏人最愛干的事情就是——對我有好處的神我才信奉,如果你讓我不高興了,我能把你神像拖出去鞭撻。
比如經(jīng)常因為不下雨被拉出龍王廟暴曬的龍王神像。
西幻世界的人民也或多或少帶出了一點這個影子,他們才不會在一個神上吊死,只是單純的畏懼神的權威不敢造次。
西方是先有神,所有人都不敢得罪天神,需要祈求神的垂憐。
東方是神還不是靠我們的信仰活著?所以祂們最好識趣一點,不要總是拿喬,大家不會每次都慣著。
敬畏是有的,但不多。
扶蘇微笑著聽著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質疑光明神的不作為,并不制止。
作為一個本身沒有信仰的人,扶蘇從來不覺得對一個神狂熱追捧是什么好事。
今天他們能無腦追捧光明神,明天就有可能被別的邪教洗腦,對于統(tǒng)治來說其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相比之下,不信教反而好點。
就算非要信,也最好信那種沒有自我思想的死物。比如追崇法度、道德這些,這樣更有利于統(tǒng)治。
狂信徒當然也好統(tǒng)治,卻屬于取巧的做法。一個搞不好要反噬自己,從長遠來看不如不信教的人安穩(wěn)。
想來法度之神閣下應該也會喜歡這樣的現(xiàn)狀。
扶蘇隔著人群和秦政對視。
秦政沖他微微頷首。
扶蘇收回視線,繼續(xù)應付來自信眾的質問。
有一人提出了個尖銳的問題:
“光明教皇也會遭到法度的審判,教皇此前還曾宣揚法度是邪神。圣子殿下,您認為祂真的是邪神嗎?”
開口的是個對扶蘇,或者準確來說是對光明教廷很有意見的城民。她憤怒地瞪著扶蘇,眼里充滿了仇恨。
但扶蘇知道她不是在恨自己,扶蘇從她的神情里看出她曾經(jīng)遭受過光明教廷的迫害。
扶蘇溫和地回望她:
“不,我不覺得法度是邪神的產(chǎn)物,只有正義的神明才會擁有審判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