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秦,外面的天地還很大。我們這一代人未必能全部征服,但一定要讓大秦的威名傳遍四海,為后世子孫鋪平道路?!?/p>
韓信眼中閃過銳利的光芒,方才的謙遜瞬間消失不見:“既然外面的世界如此廣闊,為何不趁現(xiàn)在大秦國力強盛,一舉拿下?”
趙凌搖頭,手指輕輕敲擊著車窗框:“疆域過于遼闊反而難以治理。你可知,大秦現(xiàn)有的土地已經(jīng)足夠廣闊,從東海之濱到隴西高原,從北疆草原到百越叢林,各地風(fēng)俗迥異,語言不通。而人口尚且不足,若再擴張,既要分兵駐守,又要派遣官吏,治理成本將成倍增加。我們這一代人恐怕難以完成如此宏圖。”
“陛下此言差矣?!表n信目光炯炯,身體忍不住微微前傾,“大秦繼承始皇帝遺志,本土自然不容分裂?!?/p>
“但大秦之外的蠻荒之地,何不讓將士們?nèi)ラ_拓?誰打下的疆土就封給誰,許他們建立藩國,奉大秦為宗主。百年之后,天下盡是大秦子民,何樂而不為?”
趙凌聞言,先是沉默片刻,隨即大笑起來:“好一個‘誰打下的疆土就封給誰’!韓太尉,你這想法倒是大膽!”
韓信的建議確實有其道理。
第450章:誰打下來算誰的
趙凌深知,大秦本土必須保持統(tǒng)一,但境外廣袤的土地卻可以放手讓將士們?nèi)ラ_拓。
只是他比誰都明白,單純的征服而無有效統(tǒng)治,終究難以長久。
就像他記憶中的那些藩屬國,一旦中原王朝衰落,便會反噬其主。
棒子、本子、猴子,趙凌比誰都清楚……
別人都是以前車為鑒,趙凌卻是以后世之事為鑒。
“只是此事需從長計議,”趙凌沉吟道,目光變得深邃,“你可知,若依你之言,大舉對外用兵,需要多少糧草?需要多少兵力?又需要多少官吏去管理新得的土地?”
他抬手指向窗外:“你看這咸陽城,看似繁華似錦,但關(guān)東六國故地,仍有不少人心懷故國。北疆匈奴雖敗,但治理起來也非容易之事?!?/p>
“百越之地,看似臣服,實則暗流涌動。眼下當(dāng)務(wù)之急是鞏固根本,解決內(nèi)憂外患,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p>
韓信凝神傾聽,不時點頭。
作為太尉,他自然明白這些現(xiàn)實困難,但眼中的火焰并未熄滅。
“陛下所言極是?!表n信恭敬地說,“但臣以為,正因為內(nèi)憂外患尚存,才更需要開拓外部。如此既可轉(zhuǎn)移國內(nèi)矛盾,又能為大秦獲取更多資源。至于治理,不妨效仿周朝分封之制,但又有所不同?!?/p>
“哦?細細道來?!壁w凌來了興趣。
“陛下可記得商鞅變法前的秦國?”韓信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當(dāng)時秦國國力衰弱,被魏國奪去河西之地。孝公任用商鞅,獎勵耕戰(zhàn),使秦人‘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如今大秦也可制定相應(yīng)政策,鼓勵將士對外開拓,凡打下疆土者,許其自治,但必須尊奉大秦為宗主,使用大秦文字,通行大秦貨幣。”
趙凌靜靜地聽著,心中波瀾起伏。
韓信的提議與他這些年的思考不謀而合。
作為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今后的歷史中,整個世界將迎來大航海時代和殖民浪潮。
如果大秦能夠搶先一步,或許真能改變歷史的走向。
但風(fēng)險也同樣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