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其中賬目數(shù)據(jù)可是巨大,需得等些時日,尚學宮培養(yǎng)出足夠多精通術數(shù)的學子才行?!?/p>
“意思是,若黔首在三川郡的銀行存放了百錢,到了咸陽的銀行也可以取出?”
這個想法讓蕭何眼前一亮。
作為治栗內(nèi)史,他太清楚這個主意的價值了。
這可不僅僅是便民。
重點是存與??!
金銀銅錢有限,若是存的人多,那這些金銀銅錢不就活過來了?
趙凌繼續(xù)說道:“貨幣的本質(zhì)就是一種可流通的債務憑證或信用憑證它的價值來源于集體的信任和約定。我們都相信,當我們把它交給別人時,別人會接受它,并相信它能換回等值的商品或服務?!?/p>
“無論是金幣,還是銀幣跟半兩錢,他們的本質(zhì)其實都是一樣的,只要百姓相信朝廷,他們就會存錢進銀行,如此,錢也就流通起來。”
他重新拿起那份關于冰塊生意的文書:“所以,西孟兩家經(jīng)營冰塊,看似是讓他們得利,實則是培養(yǎng)更多的富戶。待百姓都有余錢,朕只需登報說明,只要百姓相信朕,他們便會存錢進去。”
趙凌如今在民間的聲望簡直難以想象,他就是無數(shù)百姓心中活著的神明。
他說存進銀行能取,九成的百姓都會信的。
這種事,哪怕?lián)Q作以前任何一位國君,乃至始皇帝,恐怕都不行。
蕭何終于明白了皇帝的深意,不禁躬身道:“陛下深謀遠慮,臣不及也?!?/p>
“不過。”趙凌話鋒一轉,“愛卿擔憂國庫空虛,也確實是個問題?!?/p>
他取過一份詔書,親自提筆書寫:“即日起,少府內(nèi)庫九成收入劃歸國庫。今后少府所得,均按此例執(zhí)行?!?/p>
蕭何和王綰都愣住了。
少府內(nèi)庫歷來是皇帝私產(chǎn),從未有過充公的先例。
“陛下!”蕭何急忙勸阻,“此乃陛下私產(chǎn),如此處置恐有不妥?!?/p>
趙凌擺手笑道:“天下都是朕的,何必分什么公私?況且……”
他意味深長地看著兩位重臣:“朕要的是一個強盛的大秦,而不是一個富有的皇帝?!?/p>
這句話讓蕭何和王綰深受震動。兩人不約而同地行稽首大禮:“陛下圣明!”
當蕭何捧著那份詔書走出章臺宮時,夕陽正好灑在咸陽宮的飛檐上。
他回頭望了一眼巍峨的宮殿,對隨行的王綰感嘆道:“陛下之心胸,非常人可及?!?/p>
王綰拂須嘆息道:“更難得的是陛下的遠見。今日方知,為何陛下要堅持與民休息。以前老朽目光短淺……哎!還好陛下不計前嫌……”
次日朝會,當蕭何宣布皇帝將少府內(nèi)庫九成收入劃歸國庫的消息時,滿朝嘩然。
不少臣子感動得熱淚盈眶,紛紛稱贊皇帝的仁德。
儒家眾人更是各種歌功頌德,并認為此事必須登上大秦日報的頭版,令天下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