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天,李奕、小秋和敖鸞來到君子國,將船停靠在岸邊。
李奕早就聽說,君子國的人喜歡謙讓、從不爭斗,心想這一定是個講究禮儀和音樂的國度,所以就約上敖鸞、小秋,一同上岸,去參觀一下。
他們走了幾里路,離城已經不遠,只見城門上寫著“惟善為寶”四個大字。
三人看了看城門上的匾額,就進了城。
只見城里人來人往,買賣活動接連不斷,人們的衣著打扮和說話方式,都與華夏國差不多。
李奕見語言相通,便向一位老翁詢問,這里“好讓不爭”的原因。
誰知老翁聽了,一臉茫然,完全不明白他在說什么。
李奕又問,為何國名叫“君子”,老翁也說不知道。
接連問了好幾個人,都是同樣的結果。
小秋笑道:“依我看,這個國名,以及‘好讓不爭’這四個字,大概是鄰國給取的,所以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我們剛才一路走來,看到那些種田的人互相讓田界,走路的人互相讓路,這些都是不爭的表現。
而且,無論士人,還是百姓,無論富貴,還是貧賤,他們的舉止言談,都恭敬有禮,也配得上‘君子’這兩個字?!?/p>
李奕微笑:“話雖這么說,但我們還是需要慢慢觀察,才能了解得更詳細?!?/p>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熱鬧的市區(qū)。
只見一個衙役正在買東西,手里拿著貨物,笑道:“老兄,你這貨物的質量這么好,卻賣這么便宜的價格,讓我買去,我怎么能安心呢!
你一定要把價格加高一些,我才好接受。如果你再謙讓,那就是故意不肯賞光,和我交易了?!?/p>
李奕微微一怔,輕聲對敖鸞道:“妹子,一般來說,買東西時,都是賣家開價,買家還價?,F在賣家雖然開了價,但買家不但不還價,反而要加價。
這種說話方式,我還真的是第一次聽說??磥?,‘好讓不爭’這四個字,還真有幾分道理呢?!?/p>
這時,賣貨的人笑道:“既然你照顧我的生意,我怎敢不體諒你的心意!
但剛才我胡亂開了個高價,已經覺得很厚臉皮了;沒想到你反而說貨物好,但價格低,這不是更讓我慚愧嗎?
況且我的貨物并不是‘一口價,不還價’,其中還有不少水分呢。
俗話說,‘漫天要價,就地還錢’?,F在你不但不減價,反而要加價。如果你非要讓自己吃虧,那只好請你去別家交易,我實在難以遵從你的意思……”
李奕苦笑:“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原本是買東西的人常說的。至于‘不是一口價,不還價,其中有水分’,也是買東西的人,最喜歡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