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是《通俗小說報》跟風《今古傳奇》,這還是頭一次反過來!
這下編者按里‘開一派之先河’的評價算是徹底坐實了,總編馮靖元干脆下令,從11月開始,直接把這六個字印到封面上去。
可俗話說人紅是非多,到十一月初,麻煩終于還是找上了門。
有一位著名紅學家公開登報,痛斥這本小說充滿了蠅營狗茍和血腥暴力,甚至還公然為賈雨村張目,既褻瀆歪曲了經(jīng)典名著,又對民眾起到了不良引導。
這位紅學家在業(yè)界頗有些號召力,在他發(fā)表抨擊文章之后,陸續(xù)又有一些紅學家站出來指責《紅樓名偵探》歪曲經(jīng)典。
而在這些紅學家的影響下,雜志社收到的抗議信立刻呈幾何數(shù)量級暴增,其中很多都是沒看過書就直接開噴的紅迷。
于是《通俗小說報》編輯部再度如臨大敵,還專門為此召開了一場對策會議。
正在給小說進行收尾的張延也被請了去。
不過沒等對策會議召開,社長張紹梅又派人把張延給接走了。
(請)
年輕人越辯越名
張延本以為張紹梅找自己,也是為了應對紅學家們的抨擊,誰知張紹梅壓根沒提這茬,而是以津門作協(xié)書記處常務書記的名義,邀請張延加入津門作協(xié)。
這年頭能加入省級作協(xié),是一件相當光榮有面子的事情。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大餅,張延有些懵圈的問:“可我是河北人,怎么能加入津門作協(xié)呢?”
“我難道不是河北人?咱們津門作協(xié)的會長、副會長也都是河北人?!睆埥B梅微微一笑,又道:“如果你愿意的話,雜志社可以把你的工作關系從恒江第三印刷廠調(diào)過來,這樣你以后也可以安心在津門搞創(chuàng)作?!?/p>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津門作協(xié)目前更需要新鮮血液,也更愿意為年輕人遮風擋雨?!?/p>
懂了,只要自己加入津門作協(xié),津門作協(xié)就愿意調(diào)動人脈資源,幫自己平息現(xiàn)在愈演愈烈的輿論壓力。
不過張延可不會覺得,自己值得津門作協(xié)如此求賢若渴。
說到底,還是津門文學雜志社想拴住他這顆搖錢樹。
這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80年代很多作家成名后,都會被調(diào)到雜志社或者文教單位工作掛個名,工資獎金樣樣不缺,還不用負責具體工作。
而且這還是從五線小城,調(diào)到津門這樣的大城市。
這種待遇,多少人求還求不來呢。
更不用說,張紹梅還愿意動用在津門作協(xié)的影響力,幫張延遮風擋雨。
相對應的代價,則是小說后續(xù)出版的收益,會有一定程度的縮水,以后張延再出新書,肯定也要優(yōu)先選在津門文學旗下的雜志。
不過津門文學要是盤剝的厲害,他也完全可以選擇辭職下海。
所以總體看來是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