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別勝新歡
交稿之后。
張延繼續(xù)帶著妹妹東游西逛,不過這次沒有上山下海,而是帶著她去了電視臺見世面——畢竟不出意外的話,張芳畢業(yè)后最好的選擇就是進電視臺。
順帶他也去看了《天津衛(wèi)》的后期制作,本來張延以為后期制作就是剪片子和配音配樂,正等看了現(xiàn)場才知道,原來這部電視劇最磨時間的其實是調(diào)色。
所謂調(diào)色,就借助技術手段,對成片的色調(diào)進行微調(diào),以便突出情緒表達和畫面的質(zhì)感。
“拍電視劇和電影不一樣,電影必須嚴格做減法,電視劇大不了多搞一集出來?!?/p>
馬會武解釋道:“反倒是調(diào)色上……咱們這兩部攝像機不是同一型號,拍出來的色調(diào)也有些微差別,很多鏡頭都必須先進行色調(diào)中和,然后才能剪到一起用?!?/p>
這也沒辦法,兩臺攝像機分別是電視臺和津影廠提供的,一個德國貨一個日本貨,最后只能采取折中的辦法,就是整體調(diào)的偏黃一點,這樣才能蓋住原本的區(qū)別。
張延對這種色調(diào)其實不太滿意,總覺得有些土氣的感覺,配不上他刻意強調(diào)的都市感。
尤其是在案件還原的部分,他當初寫劇本時參照了歐美懸疑劇的氛圍,可這色調(diào)完全沒那種感覺。
“這你更別指望了。”
馬會武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道:“歐美人五官比較立體,用那種明暗對比強烈的打光,拍出來就比較好看,但換成咱們亞洲人拍出來就不行了。
不信你去找找日本的電視劇,小鬼子的技術不落后吧?可他們也很少用這種對比強烈的拍攝方法?!?/p>
這次參觀后期制作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張延也算是頗有收獲,原來從文字轉(zhuǎn)變成畫面,需要考慮的東西還有這么多。
到了月底28號。
高考分數(shù)終于能打電話查詢了,張芳的最終成績是407分,其實比平時還差了一些,但考上廣播學院問題不大。
這丫頭得了消息,激動的跳到張延背上,像只猴子一樣吱哇亂叫。
很快父母也打了電話來,讓把張芳送回老家收收心,免得在外面玩野了,去了學校也不安生。
當然,最主要還是怕她打攪了張延工作。
于是到29號,張延又載著妹妹回了老家,這次路上遇到了設卡收費的,好在要的不多,20塊錢就放行了。
回到恒江。
剛到報社家屬院門口,就看到張興國和孫曉紅伸長了脖子在路邊張望。
“爸、媽~”
張芳不等桑塔納徹底停穩(wěn),就推門下車張開雙臂撲了上去:“原來你們這么惦記我?。 ?/p>
結果剛撲到近前,就被孫曉紅一把按住,直接在屁股上抽了一巴掌,罵道:“死丫頭,你不是說能考430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