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旁邊的芽生聽到這道氣音后,扭頭看過來,問:“怎么了?”
“沒什么?!?/p>
“哦~”
“……干嘛這副腔調(diào)?”
他倆的對話還沒有結(jié)束,對面早就急不可耐想跑出人墻包圍圈的半田清卻恰好認出了芽生,連忙以此為借口擠出人群,喊道:“師走!”
“師走”是古時對陰歷十二月的另一種稱呼。
會以“師走”做苗姓的人,比姓“禪院”的還少。
芽生活動在非術(shù)師社會中的化用名(她堅稱這是本名)一直都是師走芽生,并不會陌生,所以被喊到時,她立刻下意識地去看快步走過來的半田清,瞇眼確認道:“半田?”
半田清掃了眼甚爾,笨拙地尋找話題:“你是來京都玩的?”
他們更早前在東京書道展上見面的那次,是他跟著父母過去的。反正兩人是同齡,還多少有些不打不相識的舊交情,現(xiàn)在突然碰上也不算太生分。
芽生搖搖頭,先是跟他介紹了下甚爾的身份,又說:“我搬來京都住已經(jīng)有兩三年了?!?/p>
“那你參與這次公募了嗎?哦對,還沒有祝賀你在上次的比賽里拿到金獎?!?/p>
京都、師走和金獎。
三個詞串在一次,在場的其他人就也猜出芽生是誰了。
日本人熱衷將各種圈子和領(lǐng)域的新聞都娛樂化。
甚爾也是在那次看展后,才知道原來說是要“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的書道界也能鉆出那么多的花邊新聞。
說芽生有天賦,于未來有望沖擊書道界,能創(chuàng)造出不菲的商業(yè)價值。
重點顯然在后面的商業(yè)化上面,甚爾看的直打哈氣。
還有說芽生和半田清是少年組的“金童玉女”,青梅竹馬的兩位在金獎與銀獎間不分伯仲,心心相惜。
看到此處的甚爾:?
這群三流媒體從哪看出這倆人心心相惜的?
嘖。
-
到家后才一下車,甚爾就直奔武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