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娜的破碎者號就是標準的長錐形,但她的船頭是圓弧狀的底部,并不是鋒利的錐尖。
長240米,最寬位置40,最細位置3厘米。
老君看著露娜的賽船設計瞬間明白了她的思路:
“有點意思,這小姑娘還真是敢闖啊。。。。”
這種錐形態(tài)的賽船為了保證平衡和穩(wěn)定,操控艙都是在中間位置的。
而露娜這種頭大尾細的設計,在尋常宇宙里面基本沒啥用,但在這高濃度粒子流里面,就能形成一種類似氣壓的效果,船身的穩(wěn)定性就更強。
可這樣設計劣勢也很大,那就是操控性不夠靈活,死亡飆船賽最主要的不是速度,而是面對危險的靈活規(guī)避性能。
露娜破碎者號的設計,在專業(yè)的賽船選手來看,那就是賭命的設計。
1百萬億公里的距離,幾乎不可能全程不遇到狀況,除非你是龍濤那種。
破碎者號速度一旦起來,轉向的時候能量氣壓會限制轉向的靈活度,遇難的幾率極大。
但這也是露娜對自己駕駛技術的極度自信。
帶著頭盔,接入氧氣,露娜按下準備就緒按鈕,四手握在四根拉桿上,閉目深吸。
第一顆補給星距離30萬億公里,飛船燃料是80立方的九級壓縮,壓縮氮氣是10次機會。。。
她閉上眼睛模擬著駕駛情況,她攜帶的燃料全功率只能夠行駛6億公里,因為她就沒打算用機艙儲備的燃料供能。
作為工程師,又是怎么濃郁能量粒子的宇宙空間,她除了啟航需要燃料,后續(xù)她全程都只利用自己設計的轉化系統(tǒng)吸收轉化能量來拱飛船行駛。
腦子里面過一遍思路后,露娜轉頭看著老君的賽船:
“太臃腫了。。。但這船肯定沒有這么簡單。。。。。?!?/p>
比賽倒計時開始,聽風放下了書:
“賽船起步是最重要的,在都是九級賽船的前提下,起步的拔升必須在三秒內(nèi)達到最高速度?!?/p>
“而舍棄了大部分功能性設備的賽船,起步只能依靠舵手的技術。”
“一旦操作失誤就會發(fā)生偏離,對于搶速有著極大的影響?!?/p>
比賽倒計時進入最后十秒,露娜握住操作桿的手指微微活動了一下。
越是優(yōu)秀的舵手,在這個時候就會越放松,緊張反而會讓你的操作僵硬。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