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笙走到一個因為瘦而顯得腦袋格外大的孩子面前,摸出一個白面饅頭塞進她手中:“聽說你們這里有一位癩老太,你能帶我去見見她嗎?”
小孩盯著周圍虎視眈眈的目光張大口咬了一口饅頭,塞得滿嘴鼓鼓,然后一邊嚼一邊努力地點頭。
玉笙又摸出一個水囊遞過去:“不急,你先吃,我等你吃完?!?/p>
這種地方完全遵循著叢林法則,若沒有她鎮(zhèn)著,這周圍這群虎視眈眈的人肯定會一擁而上搶走孩子手里的饅頭。
大周朝的賤籍不是指從事“賤業(yè)”之人,而是罪犯的后代。
據(jù)說當初制定這個制度的初衷,是基于“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樣一種樸素的遺傳學原理,認為罪犯的子孫屬于危險人群。
希望通過這樣的制度讓罪犯斷了生兒育女的念想。
但大部分能成為罪犯的人,都是自私的。
他們只想要孩子來給他們養(yǎng)老送終,才不會考慮孩子要過怎樣悲慘的一生。
孩子狼吞虎咽地吃完,飛快一抹嘴,帶著玉笙在骯臟逼仄的小巷中七拐八繞。
終于到了一個看起來就“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破土房前。
“貴人,您要找的人就在里頭。我就先走了?!?/p>
孩子揚起的小臉上透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討好。
“等等!”玉笙卻叫住了她,在她緊張的神情中,又給了她一個饅頭:“吃得下就吃完再出去,吃不下就找個地方藏起來。”
孩子捏著饅頭,對她連聲道謝,然后跑了。
推開半拉破門,玉笙看見了拖著兩條殘廢的腿躺在床上,一頭癩子的老太。
看見玉笙,瘌痢頭老太眼中突然迸射出一道精光,努力掙扎著要坐起來。
真是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
整得跟回光返照似的。
【哎呀,嚇死寶寶了!】
默默退后半步的玉笙:……
死炮灰,居然搶她臺詞。
不過玉笙退這半步不是被嚇得,而是被臭的。
瘌痢頭老太因為雙腿行動不便,所以吃喝拉撒都在這間破屋子里,實在是污穢不堪,味道難聞。
“老三,你是來接我回去的嗎?你認出我了是不是?我就知道,你是個好孩子?!?/p>
玉笙淡漠地看著她:“您在宮中縱情享樂的時候,可曾想過,您治下的百姓過著這樣的日子?”
瘌痢頭老太瑟縮了一下,連忙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