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
這一天,寧衛(wèi)民在歸家途中,頭一次頻頻遭到旁人的鄙視。
因為他拿的銅件兒太多了,足有五十來斤,全都裝在了他那條破麻袋里。
哪怕他上車前,已經(jīng)把臟臭的工作服、破草帽、開線棉鞋、二齒鉤統(tǒng)統(tǒng)塞回了帆布大包里。
還用軍用水壺里的水洗了把臉。
別人也依然能分辨出他真正的身份。
尤其是坐大一路的時候,那車售票員看寧衛(wèi)民拎著沉重的麻袋上車。
麻袋一放在車上還叮當亂響,當場就差點汆兒了。
也就是顧忌寧衛(wèi)民是個年輕小伙子。
而且見他主動出示完月票,還為自己的麻袋多買了一張票,售票員才沒把他給轟下去。
至于車里的乘客們,也都像躲蒼蠅一樣躲著寧衛(wèi)民。
不為別的,就因為他那麻袋散發(fā)出的垃圾場味道,是相當明顯的。
這么說吧,比起這一年上映的紀錄片《乘車記》里那些留長發(fā),戴蛤蟆鏡,玩世不恭的阿飛。已經(jīng)老老實實盡量待在不礙事地方的寧衛(wèi)民,似乎還要更討人嫌一些。
所有人幾乎都在想,你一撿破爛的干嘛還要坐公共汽車啊?
還坐貫通長安街的大一路?
你那形容好看嗎?
你腿兒著,給自己省倆錢兒不好嗎?
這不成心給大家添堵嗎?
不過對此,寧衛(wèi)民本人可沒有表露絲毫的不滿,也懶得去品味別人的白眼。
因為其一,這年頭公共汽車的售票員是絕對不能招惹的。
他們收入低,沒有服務(wù)意識。
天天都得泡車上,日子里也沒什么樂趣,生活里就剩下與乘客斗嘴其樂無窮了。
別看他們永遠用一種睡不醒的,嘴里含著什么東西的語調(diào)報站名,讓人聽不清爽。
可誰要敢露出些許的挑釁苗頭,他們就會以比報站清楚幾倍的話茬子噎你。
這時候千萬千萬還不能頂嘴。
一頂嘴,他們更有成筐成籮的話等著你,訓你如同暴雨淋漓。
直澆得你渾身濕透,落荒而逃為止。
有一次,寧衛(wèi)民不過是斗膽問了一句到某某站還有幾站。
就惹得那個售票員氣不順,立刻翻起了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