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酒店正在寫《讓她降落》的配樂編曲,一個陌生的電話打了進來。
葉冷松本來不想接的,猶豫了下還是接通了。
“你好,我是葉冷松,請問哪位?”
“葉先生,你好。”電話那頭對他的稱謂先很奇怪,只以葉先生來稱呼他。
也沒等葉冷松細想,就接著自我介紹了,“我是央視的制片人張紀中?!?/p>
“啊,張老師您好?!比~冷松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如何稱謂張紀中了。
國內(nèi)對制片人的稱謂很亂,一直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即便是權限也各有不同。
在好萊塢體系里,因為影片的商業(yè)屬性,決定了制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么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jiān)制代表,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jīng)費并控制拍片的全過程。
影片完成后,制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如果說導演是一部電影的靈魂,制片人要算是一部電影的親生爹娘了。
制片人完全控制電影拍攝的資金,是整個電影制作團隊的領導者,也是將一部電影從無到有成功完成的實現(xiàn)者。
制片人負最主要的是資金的籌措。
所以,在獨立制片制度中,導演往往就是電影的制片人。
辦內(nèi)在以前是制片廠制片制度中,制片人往往是電影廠指定的此影視項目的總負責人。
國內(nèi)2002這個時段,國有制片廠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慢慢被私人制公司打敗,尤其是香港為代表的制片公司,到后來越來越多的是制片人兼導演的私人公司。
所以葉冷松稱呼張紀中為張導并不合適,反而有些降低了他的身份,可制片人在內(nèi)國又沒有明確的稱謂,稱呼他為張總吧,又有些太私企性質(zhì),此時的張紀中還是在未改革的央視國企里擔任要職,央企里還以主任作為負責人的稱謂。
于是葉冷松就用張老師來稱呼張紀中了。
“不知你什么時候方便,我想和你見上一面,你看可以嗎?”張紀中并沒說明來電的明確意思,只是想約葉冷松見上一面。
葉冷松自從聽他自我介紹是張紀中,就知道他是沖著《天龍八部》的影視改編權來的。
不過還是很客氣的說道:“我現(xiàn)在人在天津,最快可以明天中午到京,您約個時間地點,我準時到?!?/p>
張紀中有點心急,直接就約明天晚上見面了,連讓葉冷松休息一天的時間也沒給他留出來。
原本計劃后天再走的行程不得不提前了一天,此次天津之行算是順利圓滿,歌曲用了,也為黃圣依爭取到了錄歌的機會,又和游建鳴打好了關系。
第二天上午,和游建鳴、李大為告別后,在劉亦菲依依不舍中開車離開了金粉劇組。
一路上聞著車內(nèi)還沒有完全散去的淫靡氣味,葉冷松只得閃了點車窗縫,讓氣味盡早散去,省得被張梓琳這大妞聞到。
回到宿舍洗了個澡換身正式點的衣服,又拿出《天龍八部》的改編劇本,想了一下又把金庸的授權書也帶著。
提前了半個小時,驅(qū)車趕往張紀中所說的龍華飯店。
在服務員的引路下,進了個包間,可剛一進門看到的不是張紀中,而是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