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葉冷松又問李雪,“上次的調(diào)查問卷結(jié)果怎么樣?”
知道要開會,李雪準(zhǔn)備的很充分,打開文件夾,取出了一份匯總表交給葉冷松。
葉冷松點了點頭接過表格,認(rèn)真地看起來。
一、你是從哪里得知《隱形的翅膀》這張專輯的?
a、通過廣播電臺和電視節(jié)目(355)
b、朋友推薦的(488)
c、偶爾聽到的(62)
d、其他途徑(95)
二、《隱形的翅膀》這張專輯中,你最喜歡的歌是哪一首?(多選)
a、《隱形的翅膀》(823)
b、《阿刁》(847)
c、《光芒》(292)
d、《最初的夢想》(315)
e、《黎明前的黑暗》(522)
f、《拯救》(414)
……
你是從哪里得知《隱形的翅膀》這張專輯的b選項最高,達到488,說明口碑非常好,后期的潛力還是很大的。
等葉冷松看完,李雪又拿了一張表,笑著說,“我還托了香港和臺灣的調(diào)研公司,也做了調(diào)研,和地內(nèi)相差不多,不過港臺那邊對《隱形的翅膀》的喜歡度是最高的,《阿刁》雖然差一點,不過喜歡度仍舊算是很高?!?/p>
葉冷松對比了一下,也笑了,這大概就是港臺與內(nèi)地的喜好不同吧,特別是臺灣那邊,對嗲嗲柔柔的歌的喜歡度相對要高很多,對高音的反而沒那么待見,從《阿刁》和《拯救》比大陸差十個百分點就能看出來。
對于自己沒能想到,李雪想到,并做在前面的事,葉冷松很滿意,這才是一個助理該有的素養(yǎng)。
隨后李雪又拿出一份資料,“這是各大報刊雜志對這張專輯的樂評,對《阿刁》的詞曲和編曲都極為贊賞?!?/p>
葉冷松隨意翻了翻,大部份的評價都是正面的,其中一份“中國娛樂報”的一份樂評被李雪重點圈了出來,是這個時代國內(nèi)很著名的一個樂評人的文章,文章篇幅不算很小,標(biāo)題是我眼中的《阿刁》。
滿紙的贊譽之詞,甚至上升到一種文化高度,力薦為內(nèi)地少有的高質(zhì)量的歌曲。
李雪圈起來的目的不是說中國娛樂報多重要,也不是一版的那個篇幅,而是他的作者,這作者并不是普通的樂評人,也很少再寫樂評了,但他的身份地位在文學(xué)界很知名,是任何人都不容忽視的。
曾有人出過千字20萬的潤筆費想請他寫過推薦文章,都被拒絕了,這次居然愿意出山,為一個新人寫樂評,確實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