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水平?jīng)]有因時代進步而進步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方面還是根深地固的,對特效這一塊不舍得花錢,并不是說導演與制片人不知道特效的重要性,也不是不舍得花錢。
問題出在投資人上。
電影市場金主才有話語權,一些不出名的導演甚至連剪輯權都沒有,就是來打工的,金主付片酬,你按著金主的意思來拍,怎么拍、用哪些演員,都不是導演能決定的。
當然出名的導演除外,他們本身的資歷與人脈在這擺著,自己也能拉來投資,在整個片中有絕對的話語權。
你說你花個幾百上千萬,拍幾分鐘飆車啦、炸樓啦什么的,最少能見個實物,聽個聲響,可特效這一塊,看不到摸不著,全是在電腦上后期制作出來的,動不動就要花幾千萬,這些投資人總感覺有這幾千萬,不如找個更出名的演員,不僅自帶流量能吸引觀眾,說不能還能睡一回。
這也導致到了后期,演員片酬越來越高,甚至都有一部戲一名演員的片酬過億的情況。
投資還這么多,配比出來,光片酬就占了一大半,還想做出好的特效,那只能是癡人說夢話了。
所以在葉冷松現(xiàn)在的時代里,電腦特效公司發(fā)展的并不算快,別看先濤數(shù)碼拿過金馬獎“最佳視覺特效”獎,又被譽為亞洲區(qū)計算機動畫、電影數(shù)碼特技及后期制作的先驅。
實際公司總體的市值并不算高。
姓劉的那個老板對葉冷松聊的時候也給出過業(yè)內的估值,整個公司大約在8000萬港幣的市值。
只不過真想收購或控股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老板朱家欣很看重這家公司,不一定舍得賣。
葉冷松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讓那個姓劉的老板幫著聯(lián)系到了朱家欣,或許礙于面子,朱家欣還是同意第二天下午見面。
會面地點是一家很小的咖啡館,出于禮貌,葉冷松提前五分鐘到的,沒想到朱家欣已在坐在那,喝著咖啡看著書了。
和別人的感觀不同,葉冷松是能感覺出,朱家欣技術領域的才能應該高過他商業(yè)領域。
第一眼的感覺是一個很儒雅的知識分子,穿著也很隨意,見葉冷松前來,還會很客氣的起身先和他握手。
寒暄過后,葉冷松也沒拐彎抹角,開門見山的表達了自己想收購或控股先濤數(shù)碼的想法。
“不好意思,葉少,先濤數(shù)碼我投入了很多心血,并沒有打算要賣的意思?!敝旒倚罌]有思考,就拒絕了。
葉冷松也沒有懊惱,二人就繼續(xù)在這間名為涼清的咖啡館里聊著,直到傍晚時分,還有些意猶未盡,又聊了半個多小時,才笑著握手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