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很不適應。從前她睜開眼睛看到的第一個人是周芽,入睡前看到的最后一個人也是周芽,每天每天,都是這樣,可現(xiàn)在她和周芽一個星期才能見一次,還只是吃頓晚飯的時間。
周芽太忙了,雖然周嘉不知道她在忙什么,但偶爾能從來家里拜訪的客人口中聽到一些摻雜著奉承和艷羨的感慨,大多是以“您可真是養(yǎng)了兩個好女兒,都是人中龍鳳”作為開頭,然后滔滔不絕地夸贊起周芽。
父母每每聽到這樣的話,也會感到十分欣慰,等周芽回來也免不得一番贊賞。
不過時間一長,家里的氣氛似乎發(fā)生了變化。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周芽成了在餐桌上娓娓而談的人,父母則變成了她的傾聽者,倘若公司有什么重大決策,父母還會特意打電話叫周芽回家,與周芽面對面的商議之后再做決定。
這種家庭地位的變化是十分明顯的,連周嘉都能清楚的感受到,就像小時候不敢打擾父母工作,如今她也不敢隨隨便便的打擾周芽了。
只有很想很想周芽的時候,她才會給周芽發(fā)一條簡訊,告訴周芽「我有點想你」。
周芽通常要隔很久才回復她,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出差,最后扔下一句「過幾天回家看你」。
周芽的忙碌,將兩個人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遠,周嘉很不喜歡這種感覺,可她卻沒辦法改變現(xiàn)狀,她甚至不知道周芽不回家住的那些日子究竟是住在什么地方。
而周芽和周嘉之間的距離,也成了父母心頭的一樁事。
原本夫妻倆想著,有生之年賺出一份穩(wěn)定的家業(yè),將這份家業(yè)和周嘉一齊托付給周芽,有周芽照看,足夠周嘉一輩子衣食無憂,他們夫妻倆百年之后也可以安心了。
可周芽所展現(xiàn)出的能力遠遠超出了夫妻倆的預料,已經(jīng)不止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樣下去,用不上十年光景,他們能給周芽的,對周芽而言將不值一提,周芽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可能分給周嘉許多。
一想到這里,夫妻倆不禁憂心起來,倒不是憂心周芽會對周嘉棄之不顧,只是怕周嘉以后會太孤單。
她現(xiàn)在整天待在家里,好歹還有父母可以陪伴,那將來呢?父母到底不能陪伴她這漫長一生。
終于,在周嘉過完二十四歲生日的那天晚上,夫妻倆當著兩個女兒的面宣布了他們苦思許久的決定。
“我打算過幾天帶花生相親去?!?/p>
“相親?”
周芽像是沒聽清楚。
“對,相親。人活一輩子,到什么年紀就該要做什么事,你眼下要以事業(yè)為重,還不急,她嘛,我想可以從現(xiàn)在開始試著接觸一些人,多接觸一些,總能遇到合適的結婚對象。”
“可,她……”
周芽眉頭微皺,把不贊同寫在了臉上。
“你的顧慮自然也是我們的顧慮,放心,我和你爸想好了,別的條件都無關緊要,只要女孩子性格溫和,心地善良,是真心喜歡我們家花生就好?!?/p>
“……”
周芽沉默了。
夫妻倆看向周嘉,這會才詢問起當事人的意見:“寶寶,你覺得爸媽的主意怎么樣?愿不愿意去相親,認識新朋友?”
周嘉在旁邊認認真真的聽了半天,已經(jīng)聽得很清楚明白,只是有點不敢置信:“我要結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