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此刻該如何是好?”幾個韃靼將領將目光投向了主將。
“締結防守陣型?!?/p>
“弓箭手在前,長槍兵在后?!?/p>
“以步卒對騎兵,絕不可主動進攻?!?/p>
“還有。”
“速速派急報兵上稟大汗,我先鋒軍于明遼東邊境發(fā)現(xiàn)明軍主力大軍,有數(shù)萬騎兵。”
“請大汗速速增兵?!?/p>
韃靼先鋒主將在思慮一刻后,當即下令道。
此番。
敵軍在前。
后撤已經(jīng)是沒有機會了,一旦后撤,明軍可是騎兵,一定會死死咬住他們。
而就在元軍變陣的時刻。
高空之上。
黑鷹在上盤旋,將元軍的陣型完全俯瞰眼中,這些也都完全落入了朱正的眼下。
“想要以防守來對抗我騎兵,等待援軍嗎?!?/p>
看著元軍這些動作,朱正卻是笑了。
在這一片北疆平原之地,騎兵就是戰(zhàn)場之上的絕對主場,絕對的殺戮利器。
昔日。
蒙元以鐵騎攻破了華夏漢家的邊疆,馬踏中原,讓華夏漢家遭受屈辱百載,而終得大明建立,將元庭覆滅,這才有了大明的今日。
只不過。
或許是因為朱正的出現(xiàn),因為他帶來的蝴蝶效應。
在歷史上。
靖難之時,并沒有元人南下動兵的這一戰(zhàn)。
朱棣更沒有遭受朝廷與元人南北夾擊的這一戰(zhàn)。
在歷史上。
朱棣應該就是在利益上做出了讓步,這才讓北邊的元人老實下來,但這一次,因為朱正的緣故,朱棣選擇了血戰(zhàn),選擇了尊嚴。
“將士們!”
“北疆元人,亡我華夏之心不死。”
“元人糾集大軍,意圖破我國門,殺我子民?!?/p>
“面對這等入侵元人,吾大明將士理當如何?”
朱正舉起了霸王槍,威聲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