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青璟聽到這消息的第一反應不是恐懼而是驚訝。
她畢竟有些不甘心聽到丈夫離奇失蹤的消息,便問道:“去周圍找過沒有?或是受人之邀,或是登門拜訪,寄宿在友人莊園中。
”——話剛出口,她自己便先于心中將這想法否定了。
丈夫?qū)δ赣H至孝,到洛陽之后,若不是陪同父親外出或是有人來訪,他都懶得走出閣子一步,她實在無法想象他會在受制之時作出逾禮之舉。
“部曲們想得到的莊園都找過了,毫無頭緒,所以不得不回報娘子。
”家令無可奈何道。
“或是莊中人疏忽,未有留意他留下的手條或口信?”長孫青璟仍然存著一絲希望。
“凡是莊中放置有紙筆之處也都細細搜查過——二郎若留手條,也通常置于最顯眼處。
往日也不是沒有不辭而別的情形,但最多第二日清晨,總會差人回來報信。
”長孫青璟可以聽出家令心中的惴惴不安。
劉娘子又上前道:“長孫娘子,初時家令也覺得或是二郎早回了洛陽。
所以急著趕回來確認,結果失望之至。
我又細細盤查侍奉他的幾個婢子,她們也未聽得二郎有何會友打算。
二郎那性子,凡是親近之人不在他眼皮子底下太久,都要著急尋找,哪會不辭而別。
”“是啊,二郎不是個言而無信之人。
初時允諾我當天往返,如此遁形實在不是他行事風格。
”長孫青璟這也算作變相承認丈夫失蹤的事實。
家令上前問道:“是否告知唐公?我需娘子親書手條,再由皇城外賄賂人傳訊。
”劉娘子卻道:“唐公現(xiàn)在鞭長莫及,不如直接告官。
公爵的愛子失蹤了,河南尹與洛陽令總不能裝聾作啞吧!”“萬萬不可!”長孫青璟與家令異口同聲道。
“這是何故?你們拉不下臉來告官,由我這老嫗前去便是!”劉娘子一時氣結,頓覺家令與長孫青璟簡直生性涼薄,毫不顧忌小郎君的死活。
“阿嬭稍安勿躁。
”長孫青璟條分縷析道,“如今皇帝籌備在洛陽大辦上元慶典,區(qū)區(qū)一個公爵兒子若驚動了刑曹參軍與武侯出動尋找,傳到圣上耳中,恐怕對大人不利。
”她吩咐蟬衣研墨,自己就靠坐在竇夫人往常處理府中大小事務所做的幾案上,邊寫手條邊囑咐家令:“先生,我看暫時不要驚擾大人,他若知曉也無能為力。
若為此分心妨礙宿衛(wèi)之職,只怕反而惹得圣上不快。
不如這樣,你安排穩(wěn)妥的家生與部曲前往與大人交厚的官宦府上,呈上我的信箋,若能助力那求之不得,若面露難色也不要強求。
——自家的難事只得自家著手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