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山里的特產(chǎn)指的根本就不是野山菌,而是鮮活的少女?全場觀眾都有些怔忪,原本竊竊私語的舞臺現(xiàn)場,如今一片寂靜。
是了,短片一開始就是領導視察,劇情也反復說到今年的貧困認定艱難。
村里的混混雖然囂張,可男主和村民們明明看起來都是幫助少女的,大家齊心協(xié)力,又怎么會始終都討要不到一個公道呢?除非,這公道,從來就沒有。
男主一直說“時候還沒到”,根本不是為了伸冤,他是在等少女zisha。
所有人都在等,有人等貧困補助,有人等向上升遷,有人等死無對證……這場死亡,開啟了一場眾生的狂歡。
如鯁在喉。
回憶的細節(jié)越多,這種感受就越明顯。
少女那般不自信,那般不敢伸張正義,其實是有原因的吧,或許是村民的指指點點,或許是家人的嫌棄厭惡,或許是早就察覺到了其他人惡毒的想法……不論開始是不是一場局、有多少人參與,到了最后,所有村民都默認,只要逼死這個少女,大家就都有好日子了。
少女的死,村里的每一個人都脫不開干系。
或者說,這短片里的每一個人都是兇手,都推動了少女的死亡。
想到觀看時他們也同樣嘲諷她的懦弱、戲謔她的不聰明,某種意義上,連觀眾都成了袖手旁觀的看客。
大家看到的真相就是真相嗎?或許只是別人想讓你看見的,或許只是別人手中一場獲得好處的表演、一次晉升官階的砝碼。
等回看“除惡”這個主題,辛辣的諷刺感撲面而來。
“惡”除了嗎?好像除了,所有的證據(jù)都沒了,所有人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唯獨那個叫婷婷的女孩,永遠留在了十八歲。
這幸福,就是惡本身。
————觀眾區(qū),那位扮演村長的演員瞪大眼睛,還停在那最后一幕里出不來。
他不是第一次看自己演的東西,但這是第一次被自己的表情嚇得哆嗦。
太壞了!舍不得殺豬羊,卻舍得逼死一個人,豬和羊的價值,竟比一個花季少女更高嗎?他的心怦怦直跳,不只是因為這突然的情節(jié)變化,還因為如果按照這個劇情走,他剛剛最后那個笑,是他迄今為止的表演巔峰了。
甚至他仔細回想,如今的影壇,唯有幾位老戲骨的經(jīng)典電影畫面能達到剛剛那種效果。
而他,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群演。
另一邊,節(jié)目組和選手席都鴉雀無聲。
他們大部分都是看過彩排的,就算沒看過也聽說過,清楚蘇柒的拍攝內(nèi)容。
如今,畫面還是那些畫面,只是調(diào)整了順序,本來是積極向上的內(nèi)容,眨眼間就變了味道。
而這一變,整個片子都不一樣了。
因為全員惡人,從頭到尾都是一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