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照野收回目光,艱難地垂下,落在膝頭包袱上。
高燒帶來的眩暈和刺骨的寒意依舊在體內(nèi)翻騰,一呼一吸都撕扯著肺腑。
然意志所向,她終究要耗盡終生,去醫(yī)這塊麻木酸楚的心病,心誠所致,當(dāng)見明月。
如此偏執(zhí),竟短暫壓下了生理病痛。
她的呼吸尚且平穩(wěn)了一絲。
裴照野啟唇,貼在嘴邊的湯藥滑進唇舌,藥汁黏住舌苔,苦澀嗆喉,饒是如此,她仍舊吞咽了下去。
蕭允貞瞧著她這模樣,心中一喜,難以言喻的愉悅翻滾上來,他慣常喜形于色,瞇起鳳眼,又喂了一勺:“真乖,我在門外聽那小郎君又哭又喊的,還以為你有多難對付呢。
”裴照野蹙起眉頭,好幾次想要開口,又隨著湯藥咽回肚中,她給高熱燒得暈眩,險些控住不住神色,拼命警醒自己不得生厭、不得生厭。
一碗藥汁很快喂下。
那只緊握著墨玉棋子的右手,緩緩松開了些許。
冰冷的棋子沾滿了她掌心的冷汗。
她沒有絲毫猶豫,伸出蒼白得毫無血色的左手,指尖因為高熱和虛弱而微微顫抖,卻異常堅定地探向膝上包裹。
所觸絲絹質(zhì)感輕薄滑膩,還帶著一絲室外風(fēng)雪的寒意。
裴照野的指尖不可避免地碰到了那顆赤金鏤空香球,馥郁暖香染上指節(jié),她毫無所動,心思尚不在此。
解開包袱上纏繞的輕紗花了點力氣,指尖的顫抖讓她動作稍顯笨拙。
起開玉匣,露出其間折冊。
裴照野拿起最上方折子,剝開書衣。
其紙如漿,澤瑩而滑,其上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列著詳細的物料名目、數(shù)量、單價、總價。
條目清晰,格式規(guī)整。
裴照野匆匆掃過,目光只釘在了其中幾行上——“青石渡東段護堤石籠:需用長六尺、寬三尺、厚一尺條石,計三百方。
”“核準耗銀:每方一百二十兩,總計三萬六千兩。
”在這行核準耗銀數(shù)字的末尾,蓋著一個清晰的朱紅私印。
批“依準”字樣,印文線條粗獷,帶著一股跋扈之氣——時任工部侍郎崔鄴私印。
其下謝子渺做有批注:“實供:以三尺竹片纏裹茅草、外敷薄泥充之,計三百方。
”裴照野指尖劃過折冊,心下了然。
以竹片充作條石,茅草替糯米漿摻土,虛報天價耗銀,蛀空國本,與她先前所估計基本吻合。
她長嘆一口氣,又拿起姐姐好些了嗎?”一個清潤溫和、帶著些許遲疑的男聲在暖閣門口響起。
宋其琛端著另一味剛煎好的湯藥,踱過屏風(fēng)而來。
他眉梢微彎,容顏雅致,笑靨如化雨春風(fēng),如墨的長發(fā)由絲帶綰起,垂落身后,讓風(fēng)雪拂起幾縷,甚是烏黑清亮。
他步入屋內(nèi),登時一怔,雙眸微微撐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