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眾人行過禮,李承乾走到孔穎達面前,恭敬行禮:“學生李承乾,見過孔師,見過諸位先生。”
執(zhí)的是弟子禮,給足了國子監(jiān)和這些宿儒面子。
畢竟他這新科舉之道,雖考的是務實之技,但披的還是儒家君子六藝的皮呢,因此面子上還是要給足的。
果然,見太子殿下姿態(tài)放得如此低,
孔穎達微微頷首,眼中滿是贊許道:“太子殿下請坐,今日問對,意在明辨是非,暢所欲言?!?/p>
“殿下既為新政主持者,當有海納百川之胸襟,解學子之惑,釋天下之疑?!?/p>
“學生謹遵孔師教誨。”
李承乾坦然落座于孔穎達下首。
問對正式開始。
起初的提問還算溫和,圍繞新政的新六藝具體如何考核,地方見習如何安排,秀才舉人的待遇等細節(jié)。
李承乾早有準備,對答如流,條理清晰,務實中肯,展現了遠超年齡的沉穩(wěn)與對政務的熟稔,讓不少原本心存疑慮的學子和宿儒暗暗點頭。
然而,當一位出身弘文館,明顯帶著世家背景的生員起身提問時,氣氛陡然變得尖銳起來:
“學生敢問太子殿下!”
“新政立意雖高,然則近日長安物議沸騰,皆言殿下。。。呃。。。常出入平康坊勾欄之地,沉溺酒色,以致。。。心智受擾,行事偏頗。”
“更有甚者,言殿下昨日竟派金吾衛(wèi)查抄青樓,行事魯莽,有失儲君體統(tǒng)!”
“學生惶恐,若儲君德行有虧,心智昏聵,其所推之新政,如何能取信于天下士子,造福于黎民百姓?”
“此非學生一人之疑,實乃長安學子之共惑!”
“還請殿下。。。解惑!”
此言一出,滿場嘩然!
雖然大家心知肚明今日必提此事,但如此直白,近乎質問地當眾提出,還是讓氣氛瞬間緊繃到了極點!
若是趙牧在現場,恐怕會大呼年輕人不講武德,直接貼臉開大了!
無數道目光,如同利箭般射向李承乾。
世家子弟區(qū)域,不少人臉上露出了看好戲的冷笑。
寒門學子則緊張地攥緊了拳頭。
孔穎達眉頭微皺,但并未阻止。
這正是問對的意義所在。
高坐堂上的李承乾,面對這誅心之問,臉上卻不見絲毫怒意或慌亂。
他甚至輕輕笑了一下,那笑容坦蕩而帶著一絲。。。冰冷的嘲諷。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