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再無后續(xù)后,才悄然退走,趕回報信。
被跟蹤者極其警惕,專挑小巷僻徑。
幾番迂回繞路,卻始終未能發(fā)現(xiàn)身后那個如影隨形的頂級追蹤者。
最終,他閃進了永興坊一處看似普通的宅院后門。
追蹤的探子記下位置,并未靠近。
而是迅速在周邊高處尋了個隱蔽視角觀察。
只見那宅院門楣雖不顯赫,卻占地頗廣。
院墻高厚,隱隱可見內(nèi)里亭臺樓閣的飛檐。
顯然并非尋常百姓之家。
更關(guān)鍵的是,門廊下懸掛的燈籠上,隱約映照出一個“崔”字!
消息很快層層傳遞。
最終送到了東宮李承乾的案頭。
“永興坊?崔府別院?”
李承乾看著密報,眼中閃過一絲厲色。
“崔敦禮雖已伏誅,其家產(chǎn)大多抄沒。”
“但這別院……似乎是賞給了其遠房侄孫崔明居?。俊?/p>
他沉吟片刻,嘴角勾起一抹冷意。
直接派兵查抄,若無鐵證,恐惹非議不說,還容易打草驚蛇。
他指尖在案幾上輕敲數(shù)下,忽然有了主意。
“傳審計司郎中?!崩畛星瑢︸R周道,“就說,崔氏案尚有部分田產(chǎn)鋪面賬目未曾厘清。”
“聽聞其別院中或有舊年賬冊遺留,令其帶人前去清點核查?!?/p>
“務必仔細,一寸一寸地給孤查清楚!”
次日,審計司的官員便持著公文,浩浩蕩蕩卻又合乎規(guī)程地來到了永興坊崔府別院。
崔明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面色蒼白,帶著幾分驚惶和世家子殘留的倨傲,竟擋在門前阻攔!
“此乃私宅,陛下已恩準我等居住,爾等豈可擅闖?”
審計司的郎中是個冷面官員,絲毫不為所動。
只將公文一亮,便冷冰冰道:“奉東宮令,清查崔氏余產(chǎn)賬目,以防流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