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氣氛卻顯得更加壓抑了!
尤其是那鄭元壽,竟再次慷慨陳詞,將海運之弊說得危言聳聽。
李世民只好耐心聽完,才將指節(jié)輕輕敲了敲御案,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道:“鄭卿憂國憂民,朕心甚慰?!?/p>
“這漕工生計,也的確是大事,不得不重視!”
聽到這話,鄭元首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不過!”可隨后,李二卻話鋒一轉(zhuǎn)道,“朕近日也接到一些密報,提及運河之上,近來頗不太平,似有匪類襲擾商船之事發(fā)生,甚至動用了軍中標配的弓弩?!?/p>
李二那深沉的目光落在鄭元壽身上,看似隨意地問道:“鄭愛卿素來關(guān)心漕運,對此等無法無天之事,不知可有耳聞?”
“依愛卿之見,該如何處置,方能既安漕工之心,又正漕運之風?”
李世民這話,綿里藏針。
鄭元壽背后瞬間沁出冷汗,他隱約感覺到,皇帝手中可能掌握了某些關(guān)于運河襲擊案的線索。
他連忙躬身,聲音略顯干澀解釋道:“老臣……老臣亦有風聞,定當督促有司,嚴查此類惡行,以正視聽!”
李世民不置可否,輕輕點了點頭,又將目光轉(zhuǎn)向一直沉默的長孫無忌:“輔機,你怎么看?”
長孫無忌出列,姿態(tài)沉穩(wěn),言語客觀道:“陛下,老臣以為,漕運與海運之爭,其實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何者于國更有利!”
“但眾所周知,漕運積弊已久,甚至沿河曹工拉幫結(jié)派自稱槽幫,早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所以也的確需要加以整頓!”
“可這海運新通,雖有風險,然其利亦顯而易見,可補漕運之不足,尤其臣觀太子殿下所呈數(shù)據(jù),也頗為詳實可靠?!?/p>
“若朝廷因懼怕風險而固步自封,非治國之道?!?/p>
“所以臣建議,或可按照此前朝廷鼓勵海貿(mào)之舉錯,劃定特定區(qū)域,如登州,揚州,設(shè)立試點,并給予特殊政策加以鼓勵,然后以觀后效。”
“如此,既不失穩(wěn)妥,亦能給海運新政一個驗證的機會?!?/p>
長孫無忌這番話,起實也代表了朝中一部分務(wù)實派官員的意見。
李世民聽完,沉吟良久。
再綜合了太子提供的數(shù)據(jù),趙牧傳遞的遇襲信息和長孫無忌的建議,李世民心中此事已然有了決斷。
“輔機所言,老成謀國?!崩钍烂褡罱K開口,一錘定音道,“漕運積弊,不可不察,而海運新途,亦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