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cè)是河西走廊的詳圖,張掖、涼州、等要地被朱砂醒目圈出。
中間是裴明禮、李安仁的履歷與初步擬定的河西新政督行章程草案,墨跡尚新,還有幾份則是奏疏提綱,標(biāo)題赫然是。。。。。。
《河西諸榷場疏》
《厘定西域商路稅關(guān)疏》
《肅清邊軍軍屯積弊疏》
李承乾的目光沉靜如水,手指在涼州的位置輕輕敲擊。
可今日趙牧的怒斥卻仿佛依舊言猶在耳。
甚至如清泉般滌凈了他心中最后一絲因污名而起的波瀾。
若是趙兄,此時定比孤看的透徹。。。。與其被濁浪亂了心神,不如沉心靜氣,將手中的利刃打磨得足夠明亮!
想了想,他又提筆蘸墨,飽蘸濃黑,在裴明禮的名字旁落下沉穩(wěn)批注:“明禮精算,然魄力稍遜,此行以安仁為主,明禮副之,專司賬目商約,授安仁臨機專斷之權(quán),凡阻撓新政、侵吞國庫、勾結(jié)豪強、欺壓商旅者,無論官紳,五品以下可先拿后奏!”
字字千鈞,透著一股破釜沉舟的決絕。
趙牧之策,核心在于利與勢。
他必須賦予這把劈開河西利益鐵幕的利刃足夠的鋒芒!
才能讓利的曙光真正刺破黑暗,從而匯聚起無可阻擋的勢!
批注完那些,李承乾又拿起那份屯田奏疏提綱。
上面分明列著要點:徹查侵占、厘清田畝、撫恤府兵、嚴(yán)懲蛀蟲…他沉思片刻,又提筆在末尾添上一行力透紙背的小字:“著兵部、御史臺、戶部抽調(diào)干員,組成邊軍屯田稽查使,分赴朔方、隴右、安西諸道,明察暗訪,務(wù)求實證,遇重大情弊,可直奏于孤!”
這叫雙管齊下!
河西榷場是三策新政的矛尖,而邊軍屯田則是穩(wěn)固根基的砧石。
唯有根基牢固,矛尖才能刺得更深、更遠。
隨著越深入的研究這三策,李承乾眼中的光芒越發(fā)的明亮。。。。。。
心中的激動莫名,更是無以言表!
“趙兄。。。果然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