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將這些書。。。。。”他指了指那套《三年科舉兩年模擬》,“給我拆開揉碎,找出其中規(guī)律,套路!”
“讓我們的子弟,不僅要懂經(jīng)義,更要精通這些應試之術(shù)!”
“縣試,府試,我崔氏的子弟必須牢牢占據(jù)魁首!”
“我們要用絕對的實力告訴太子,告訴天下!”
“真正的棟梁之才,依舊在我世家門墻之內(nèi)!”
“寒門,哪怕有了東宮拉偏架,也終究只是陪襯!”
“還有!”他的目光最后落在崔知溫身上,“你立刻去聯(lián)絡范陽盧氏,趙郡李氏,太原王氏在京的主事人。”
“告訴他們,他們之前提的鹽鐵議價權(quán)之事,我崔氏…。??梢哉?!”
此言一出,書房內(nèi)幾人臉色皆變!
鹽鐵議價權(quán),是幾大門閥與朝廷博弈多年,死死攥在手中的核心利益之一,也是他們鉗制朝廷財政,保持超然地位的重要砝碼!
哪怕如今鹽務的市場已經(jīng)被東宮的官鹽奪走了一大半。
可依舊還是個相當龐大的利益。。。。。只不過是比以往要賺得少一些罷了。。。。。但是現(xiàn)在,有了更重要的危機,崔敦禮竟然愿意以此為籌碼,以促成五姓七望再次合理抵抗東宮的攻勢。。。。。
“父親!這…”崔知溫驚愕。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崔敦禮斬釘截鐵道,“太子來勢洶洶,單打獨斗只會被他各個擊破!”
“所以我們必須聯(lián)合,哪怕讓我崔家讓出些許鹽鐵之利,換取其他幾家在此事上與我崔氏同進同退!”
“但如今在朝堂是不能明目張膽與東宮抗衡?!?/p>
“但在暗處,或是在地方官場,可集所有世家之力,全力阻擊此書流弊,放大其敗壞學風的負面影響!”
“最好能在三個月后,就算寒門中榜人數(shù)真有所增,也要讓陛下和天下人看到,那是飲鴆止渴,是拔苗助長!”
“是根基不穩(wěn)的虛假繁榮!”
“我們要讓陛下明白,”崔敦禮的聲音如同寒冰,“動搖世家根基,就是動搖國本!”
“而寒門驟得高位,只會帶來混亂!”
“他李唐的江山,還離不開我五姓七望和世家大族的支撐!”
幾乎在崔敦禮與族人密謀的同時。。。。。。
滎陽鄭氏在京的別院中,氣氛卻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