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因為朱標的寬仁政策,有些得意忘形的文武百官,瞬間變得老實起來。
辦公效率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在外人看來,老朱這是因為兒子重病,拿群臣發(fā)泄心中的負面情緒。
但陳景恪卻知道,老朱其實很清醒。
他sharen是有計劃的。
這次被殺的人,七成都是保守派,很多甚至明里暗里阻撓新政推行。
剩下三成革新派,也是罪大惡極的那種。
也就是說,老朱表面上看,是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實際上,在他拿出這份名單之前,就已經(jīng)進行過篩選了。
那些罪名較輕的革新派主力,都被保了下來。
他這么做的目的,既是為了震懾群臣,同時也是為變革掃清障礙。
這就是朱元璋和朱標的區(qū)別。
朱標想的是穩(wěn)步變革,逐步替換守舊派。
朱元璋沒那么多彎彎繞繞,直接大刀闊斧的來。
不行你就主動讓位,不識趣那我就送你一程。
當然了,老朱能這么做,其實也和朱標這五年的休養(yǎng)生息有關(guān)。
這五年他解決了洪武朝留下的弊端,重塑官僚體系理順了行政系統(tǒng),培養(yǎng)提拔了大量后備官吏。
老朱一次性殺了數(shù)百人,換成洪武朝肯定會造成很多職務,無官可用的惡果。
這次幾乎沒有對行政系統(tǒng)造成什么影響。
反而因為大量守舊派被清除,為革新派干將提供了更多機會。
變革重新進入快車道。
陳景恪也不得不佩服,老朱就是老朱啊。
雖然退居二線多年,卻始終準確掌握著大明的脈搏。
看似兇殘sharen,實際上到處都是謀算。
朝政方面大致就是如此,老朱在用他的方式,快速消化著朱標執(zhí)政五年的成果。
至于朱標,在他蘇醒之后,陳景恪為他量身定制了康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