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輪過后,他將領帶卷了一下,團成一團,往遠處一扔。
“賞你了。”
露比迅速追過去,壓住領帶開始用后腿蹬踹,玩得興高采烈。
沉紀雯睡到十一點才起。
廚房重新端上加熱過的早餐,她小口小口吃著,旁邊還放著一本薄薄的藍皮書,封面的一角已經(jīng)起翹。
春季課程已推進至后半段,她升入碩士階段后,學業(yè)壓力驟增。
這學期她的論文寫的是《行政命令在結構性裁量體系中的判例偏移》,研究的是早期的英國行政審查案。她找不到能解釋某段推理跳躍的依據(jù),整段分析空轉(zhuǎn),刪了又重寫,改到第四稿仍不滿意。
她開始失眠。
每天凌晨兩叁點還坐在桌邊,打開好幾個文獻索引,又一個個關掉。
午餐時間到了,沉時安處理完最后一份郵件,換了件家居襯衫下樓。
沉紀雯看著他走過來餐桌邊坐下,猶豫了一會兒還是開口了:
“你忙嗎?”
他抬頭,察覺她神色不尋常,微頓了一下:“還好,有事?”
她將手里那本藍皮書遞給他:“你認不認識這個人?”
他接過一看,是《結構與裁量邊界》作者之一,kornay。書背注明他目前為巴塞爾大學兼任法理講師,同時是倫敦一間研究機構的特約顧問。
沉時安念出名字,眉心略動:“你想找他?”
她輕聲“嗯”了一下,“我有幾個問題想問他……論文寫不下去了,我覺得他可能能解開我卡住的地方?!?/p>
“學術上的?”
“不是求他指導?!彼忉?,“就是……有沒有他寫過的舊講義或者研究草稿,我想看看他早年怎么理解這段體系邏輯的?!?/p>
沉時安低頭又看了眼封面。
“我問問?!彼f,“他的機構背景挺復雜,應該有人能搭上線?!?/p>
她輕輕點了點頭,沒說謝。
叁天后,沉紀雯回到家時,桌上放著一份來自瑞士的文件快遞。她拆開,是一份打印稿,附帶短簽:「k年初內(nèi)部培訓草稿」
下方是一串不熟悉的簽名。
沉時安回到家時天色已晚。他脫下外套,走進書房,看見她還穿著襯衣坐在書桌前埋頭閱讀。
他走過去,輕聲問:“拿到了?”
沉紀雯“嗯”了一聲。
“有用嗎?”
“還沒看完,但有一處引用和我那段推理接得上……”她抬眼看他,“你怎么拿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