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紀雯的注意力已經重新回到屏幕上。聞言彎了彎嘴角,隨口道:“以后遇到難題還得問你?!?/p>
卻沒注意到對面的人指尖在紙面上頓了頓,視線落在她身上,靜靜停了兩秒,眼神比剛才更深了些。
最后她的論文沒照搬那個框架,而是在原來的結構旁邊加了一條注釋,把他給的對沖邏輯抽出來,改了風險預留的底線,把那一塊設得更沉一些。
但他隨手寫的那張紙,她一直夾在寫論文用的文件夾里。后來干脆把內容整理好,收進了自己平時記錄實務操作的筆記本中。
論文最后在截止日前一周交了上去。
點評那天她在教授辦公室外等了十分鐘,被叫進去時,教授放下論文說:“你的邏輯比前一次緊了許多?!?/p>
她點頭:“前一次只用了兩組變量,這次擴了數(shù)據(jù)池?!?/p>
教授看了她一眼,點了點頭,又說:“整體不錯,但別太依賴模擬?!?/p>
“現(xiàn)實數(shù)據(jù)永遠不按你設的路徑走?!?/p>
她應是,認真記下來。
這學期她還旁聽了兩個高年級的講座。一個關于歐洲城市更新模型,另一個是金融風險產品結構解剖。
她想學的,是如何真正構建出完整的決策體系。
不是為了成績。而是她知道,這些東西,遲早會用到她生活的主軸上。
很快暑假將至,沉紀雯這次還是決定回香港。
臨行前一晚,天還沒黑,倫敦的天空已經是深灰色的,隱約有些夜里的涼風。
她洗完澡,披了件輕薄的外套走出房間,想去廚房倒水。路過客廳時聽見陽臺的門沒關嚴,門縫里傳來風聲,有火光一閃一閃地跳著。
沉時安正靠在欄桿邊抽煙,手肘擱著欄面,半個身子隱在暗影下。
他抽得很慢,指尖夾著那根煙,煙灰長得像是故意沒抖,風吹來時輕輕彎了一下,懸著不落。
她推開門,在門邊站住,開口道:“你怎么抽煙?”
他“嗯”了一聲,“最近事有點多。”
她看著他沒動,問了句:“心情不好?”
他沒應。
只是轉身看她。
眼神在煙霧后面,藏得很深,臉色沒什么起伏。
她往前走了幾步,站到他身側。他在她走近時低頭把煙掐滅,側著身子,沒給她讓太多空間。
她望出去,樓下街燈亮著,風吹過他身上的煙草氣和淡淡的冷意,混合得極沉。她站得近,覺得有點不容易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