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歲不斷增高,周太尉體內(nèi)法力愈加精純,但法力并不像年輕時那么洶涌澎湃。
他施法的威能很強,但施法的頻率隨著年歲增加在不斷下降。
這短短的兩三個月中,他已經(jīng)為太子整整施法了八次,又有景帝指派了三次。
這種施法的頻率讓周太尉有些吃不消,相應(yīng)他拒絕也是極為正常的事情。
但太子如同倔牛,此時卡在了門檻上不離開,讓周太尉進退兩難。
“殿下,細(xì)柳術(shù)查人雖準(zhǔn),但勘察天地需要消耗的心神太多”周太尉提醒道。
“太尉法通天地,何故藏藏掖掖,別人不知你細(xì)柳術(shù)的底細(xì),我卻是知曉三分”太子道:“你行術(shù)的極限至少在二十次上下,沒可能第十二次就欠缺心神,您只是不想將心思耗費在無用的勘察上罷了,但如今隨著置辦那些假冒陰陽家門生下獄,有膽色前來應(yīng)驗的人已經(jīng)很罕見了,孤覺得此次行術(shù)必然有收獲?!?/p>
“太子殿下每次都有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啊!”
周太尉嘆了一口氣。
眼前的太子很年輕,但秉性中不乏不達(dá)目的誓不罷休的固執(zhí)。
他的話語意思已經(jīng)很明顯了,但太子依舊堅持己見。
周太尉覺得這不是一個合格君王的好品質(zhì)。
大漢王朝需要一個靈活識色的君王,而不是一個固執(zhí)己見的君王。
他會在今晚行術(shù),但周太尉對太子的評價也下滑了一個階梯,若景帝詢問相關(guān),他顯然不可能敘說好話。
“請進!”
再三尋思后,周太尉才伸手邀請,將恭送改成了迎入。
他目光掃過后方時,眼中不免也多了一絲詫異。
“怎么,聽到假冒陰陽家門生需要下獄,他這是嚇暈了?”
周太尉看向后方,只見太子舉薦的陰陽家門生身體已經(jīng)軟綿綿,趴在了一個小將身上,看上去不像是正常人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