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需要他在竹簡上真正表明自己是來求官的,而且還得讓新帝看完這些竹簡。
“看來到顯示才華的時候了!”
雖然知曉新帝喜歡賦,但張學舟做賦的水準一般,而且他也沒法做涉及數(shù)十卷竹簡的賦。
這讓他在心中盤算了數(shù)個草稿。
等過了許久,他才開始下筆。
一卷大型竹簡一百片,一百片足以寫兩千余字,想做荒誕的亮眼仔,他在竹簡這方面需求量比較大,寫出來的字也會比較多,而這些字還需要新帝能看下去。
張學舟的下筆類似《我是左冷禪》的寫法,屬于換皮的。
“第一卷拿無父無母的悲慘少年做開頭,第二卷就迅速承接少年擺脫悲慘,勉強混溫飽,第三卷就要寫少年如何擺脫自己的命運,開始獲得上好的書典,第四卷著重文武并修,讓他成為全才,這樣陛下才會喜歡看,第五卷就到了成年,這章重點描述他勇猛帥氣,這應(yīng)該能讓陛下有代入感,第六章就開始寫主人公新的遭遇,第七章寫揭開意外的身世之謎,第八章寫主人公不敵對手,扣住陛下心弦,第九章介紹對手的來頭,第十章挖掘主人公報仇需要的條件,第十一章就要側(cè)重主人公開始投入朝廷借力……”
張學舟一章章盤算下來,只覺湊個十萬八萬字沒有任何問題。
“也幸好老爸沒在,不然他得說我生產(chǎn)流水線文了!”
張學舟心中尋思數(shù)遍,他覺得這個故事的邏輯整體沒毛病,以他的筆力也能吸引人看下去。
“等到寫完,我就在最后簡短附上我真正的求官詞!”
“得知這位‘子虛’先生的故事,草民特取來貢獻于陛下,愿跟隨子虛先生腳步報效朝廷,萬望陛下給草民一個入職朝廷的機會!”
張學舟簡短尋思完,不免也是提筆先寫了一卷。
“拿十萬八萬字來求職的應(yīng)該也就我這么一個人了吧!”
張學舟尋思著荒誕的條件,覺得自己這樣做應(yīng)該是非?;恼Q了。
雖然他這種行為不說后無來者,至少當下也沒其他人干這種事情。
只要符合這種條件,他這種行為無疑是非?;恼Q。
只要事情荒誕,新帝的注意力必然會被引導(dǎo),并不會放在他利用多個竹簡混淆審核官員判斷的小心機。
而他的求職竹簡也能順利交托到新帝手中。
事情看似很簡單,但實際又并不簡單。
這也是心理學上一個注意轉(zhuǎn)移的小運用,可以讓對方從當前任務(wù)轉(zhuǎn)移到另一個任務(wù)。
新帝親力親為核查竹簡一方面是要找半兩錢證據(jù),另一方面則要找投遞竹簡者的姓名。
張學舟讓新帝從自身的任務(wù)轉(zhuǎn)向了完成他的任務(wù),他最終讓新帝將看了證明了自己的才能,求官的話也說了,還證明了自己沒夾錢的清白。
最重要的是他干的這個事情有些離譜,但凡離譜過了頭就不會被正常人判斷成特有的心機行為,甚至可能有不少人得罵他大傻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