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舟能做到,任一生顯然也很想做到。
但凡兩兩結合下出現(xiàn)增強的結果,。
“您這是免費送我嗎?”張學舟問道。
“你送我一本《心咒》,我自然要回你一冊《精神強化篇》!”
任一生點頭。
他以往并不想做活人推衍推算實驗。
但眼前的張學舟在不知不覺中與他實驗的方案有了重疊。
相較于此前的預案,張學舟多了《心咒》的輔助,較之他預案中更為穩(wěn)妥。
任一生同樣想獲得《心咒》的后續(xù),甚至想與弘苦親自會面談一談,但他的人監(jiān)察了張學舟一月有余,并未盯梢到弘苦,反而見證了張學舟上擂臺的場景。
等到張學舟睡在站臺,而左騰的人四下搜尋,張學舟也被他的人帶了過來。
任一生注視著張學舟。
他不斷向前不僅僅關系著他個人,也是一次另類意義上的追求長壽。
任一生不敢說自己這種嘗試可能對整個人類族群有意義,但這必然對他和任家的人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基因長生的盡頭是癲狂,身體還活著,但正常的思維已經(jīng)死了。
那不是任一生想要的長生,人類也不可能去追尋這種缺陷嚴重的長壽。
張學舟是一顆實驗種子,也是一顆走在新道路上的種子。
任一生以往對這種嘗試有極為嚴重的負惡感,但研究清楚了《心咒》,他心中對張學舟測試成功率沒了最初的悲觀。
倘若一個實驗有較大概率走向成功,任一生覺得這或許已經(jīng)不能稱之為實驗。
張學舟并不是那些測序機構中不斷揮霍的人肉耗材,也不是醫(yī)學實驗室中的小白鼠。
他愿意稱呼自己和張學舟是先行者。
任一生精神篇修行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極限,張學舟則是初步啟蒙。
但張學舟擁有《心咒》的底蘊,甚至還有弘苦這種苦修者可能的接觸,而他在《心咒》的修行上則屬于純粹的新人。
他在這頭,張學舟在那頭。
兩人前進的步驟不一樣,不僅各有修行先后,也存在實力方面的鴻溝,但他們或許在某天會重疊。
“但愿一切向好!”
看著張學舟喜滋滋接過自己手寫的筆記,任一生心中有那么一個念頭。
或許,隨著不斷的嘗試,他們某一天真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身與心的長壽。
喜歡第五形態(tài)請大家收藏:(xiake)第五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