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或許已經(jīng)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強大了!”
“沒有人被燭九陰找過麻煩后還能全身而退!”
“陽陵之事影響很可能較之我們想象中更為深遠,如果太皇太后受創(chuàng)重傷,那我就能想通她為何要如此快速針對趙綰和王臧,甚至不遺余力打壓我們儒家!”
“她很可能會用我們想象不到的速度驅逐我們,將我們此前所做的一切付諸東流!”
“我們必須馬上行動!”
“或許明天,又或許后天,朝廷中就會對這些事情進行最終定性,我們的機會不會很多!”
……
孔廟有內堂和外堂。
內堂中是申培公等少數(shù)人,而外堂則是停放著趙綰和王臧的棺木,又有幾個儒家大修士在主持祭奠儀式。
申培公與幾個得意門生不斷溝通,也寄希望這些人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甭管怎么說,大漢王朝的皇宮如同一座龍?zhí)痘⒀?,向來只有跌進去的份,沒有誰真正殺過一個七進七出。
哪怕申培公有儒家大義,腦海中也不乏瘋狂,但他不是真正的瘋子,并不會去做毫無把握的事情。
“老師,您準備用什么術針對她”周霸低聲問道。
“正常術斗勝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們也難有那么多時間與她斗法,只能進行速戰(zhàn)速決”申培公道:“我有一術名為拔劍斬命術,但凡劍斬出必然削她陽壽,太皇太后年壽已高,定然要被我這道術所斬殺!”
“我等愿為老師護法!”
周霸低頭俯首,示意自己必然護申培公斗法時安全。
“我等也愿為老師護法!”
又有夏寬、碭魯?shù)热她R齊應下。
眾大儒相互注目,彼此間不乏相互打氣。
申培公已經(jīng)沖鋒在前,他們又獲知了相關消息,當下只能跟著上。
“我當時不該遣人將轅固趕回去,若有他隱匿陰陽術的幫襯,此事成功的可能性就更高一些了”申培公惋嘆道:“只是我們儒家最大的問題就是學派林立,缺乏了孔圣的一言定鼎,各地儒門學派誰也不服氣誰,相聚于一起行事必然內亂不止,那時不得不出了下策。”
“老師趕他回去也是為了他好,轅固大儒雖擅陰陽,但他門下只有夏侯始昌拿得出手,難于立身于朝堂,不僅與我們一起難于聯(lián)合,反而會爭執(zhí)不休”周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