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層境界不再契合修行特征,但又屬于神通境的延升。
如果將神通境看成修行大成初期,唯我境無疑是中期,這個階段的神通將登堂入室,發(fā)揮出威力倍增的能耐。
若此前踏入神通境的神通之術不佳,在這個階段還有一次形成神通術的機會。
只是世間擁有二次選擇機會的人終究是罕見,不論是化體境還是神通境,修士的手段都不斷復雜多樣,鮮有人維持數(shù)道術法求神通。
相較于神通境衍生的神通,唯我境衍生的神通充斥著更為不確定的性質(zhì)。
公孫弘對自己的神通并不過于關心,他求的是這一波踏入唯我境,而后攜帶‘久宇’走人。
‘久宇’在手,但凡能得心應手掌控,這就是他最大的神通。
公孫弘心思沒放在神通上,手中只是隨手比劃。
體內(nèi)并不算多的法力難于讓他一道術一道術去嘗試,他此時也只是開個頭就收尾,至于神通擇了哪道術則是隨意。
他此時更多的是感知著危急時刻好運來襲引入的天人感應,這幾乎是他神通境大成后突破的一道催化劑。
但凡這種力量能發(fā)揮造化丹的效果,公孫弘覺得自己有三成幾率可通達唯我境。
這個幾率看上去很低,但實際上已經(jīng)非常高,這意味著有三分之一的成功率,遠較之十分之一的神通境修士入唯我境概率要高。
而這就是公孫弘多年苦修帶來的雄厚基礎。
他一臉肅穆與凝重,等待著宣判的那一刻。
“我的!”
“是我的!”
“滾!”
他伸展雙臂擁抱著天地的饋贈,靜心聆聽著一切所能感知的聲響。
嘈雜的聲音入耳時,他幾乎懷疑張學舟和李少君起了紛爭。
但公孫弘很快就發(fā)覺了這并不源于張學舟和李少君,而是源于他天人感知帶來微妙聲響。
一者從足底地橋而來,一者從頭頂天庭而來。
不知在何時,兩個不速之客已經(jīng)悄然靠近了他,甚至如同怨魂一樣在隨著天地元氣拼命擠入他的身軀中。
這也伴隨了兩者之間憤怒的警告,至于公孫弘這個身體的主人則是被無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