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國從來沒有去考慮張學舟的個體實力,畢竟他這種大修士入眼的人不算多,他此前就提及許昌等朝堂的三公九卿,眼中哪有張學舟這種待詔學士。
但只是短短一夜之間,韓安國就敏銳發(fā)覺張學舟身上有一些異狀。
他低聲說著自己的判斷,心中不免也有幾分打鼓,一時沒猜出哪個大修士被張學舟等人干掉了。
連死后咒人的怨念都消散了,這顯然是死到不能再死。
“只是恰逢了一場爭斗沾了一些碎碎念,本想躺幾天休息調整一下,但昨夜應下了安國兄的拜訪,若拖延下去只怕是會讓安國兄著急了”張學舟回道。
“不急不急!”
韓安國擺擺手。
能讓張學舟有底氣上門,他被推薦的事情顯然已經有了傳達。
聰明人說話做事不需要喋喋不休找答案,韓安國清楚了情況,待客的珍茶也是一杯接著一杯續(xù)了上來。
“這其中是否有一些麻煩?”韓安國謹慎問道。
“我碰到爭斗的刺客是梁國人!”
張學舟回了一聲,韓安國心中不免一糟,只覺自己只怕是上了被提防的黑名單,想親近帝王獲得重用需要拿出真本事。
“多謝東方兄,我心中有數(shù)了”韓安國道。
韓安國覺得張學舟傳達的話值五百兩黃金。
如果沒有對方這些話,他哪怕是入了長安城的體系,時間長久后也難于登高。
高修為并非他的加分項,反而是他減分的地方。
梁國人入長安城行刺,而他源于梁國,又具備高修為,想親近帝王幾乎沒可能。
韓安國此前就有辦事投誠的想法,此時再次獲得確認,這讓他不免心中一橫,只覺將來是需要拿一些人作為墊腳石才能穩(wěn)入朝廷中。
“如果東方兄能上言陛下,安國愿為朝廷核查梁國,檢舉其惡行做記錄”韓安國低聲道。
“此事好說!”
張學舟連連點頭。
新帝最重視的衛(wèi)青還在建章監(jiān),也沒有給張學舟安排什么好職位,哪能給韓安國做安排。
此時韓安國自降身價,新帝安排職位就輕松多了。
尤其是韓安國自薦,對方熟悉梁國,也最容易針對梁國,甚至還有部分關系網留在梁國,張學舟覺得梁國很容易被扣屎盆子。
公孫詭行刺這種事情的影響極高,這或許會讓梁國廢除到徹底沒有威脅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