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殖場老板做的烤鴨生意?”
“不知道,過去瞧瞧?!?/p>
一家人一邊走,一邊聊著,沒幾分鐘就走到了林周攤位跟前。
離得近,烤爐里的溫度沒有傳出來,香味倒是源源不斷的飄了出來。
林周看到來客人了,默默放下筷子。
他沒事干,也在吃烤鴨呢。
“老板,烤鴨怎么賣的?”
“200一只?!?/p>
“這么貴?”
掌管家里財政大權(quán)的吳女士聽到價格脫口而出。
其實(shí)這也是大家對路邊攤的刻板印象。
看到路邊攤賣的東西,下意識就會覺得便宜。
當(dāng)價格超過他們預(yù)想的價格,就會覺得貴。
但一只烤鴨這個價格,在一般飯店都屬于正常價格,有的烤鴨甚至一份都能賣到上千元,這就是地點(diǎn)位置對于食物價格帶來的影響。
林周嘴里的烤鴨還沒吃完,不想多解釋什么,就問他們要嘗嘗嗎?
沒切鴨屁股的鴨子,都掛在玻璃柜里。
林周把切了鴨屁股的鴨子,片成了一片片,坐在那吃的香甜。
北京烤鴨的吃法,可以當(dāng)主食來吃。
因為有面餅在。
一張薄薄的春餅,放到手掌心里平攤著,隨后夾起一片烤鴨,沾上甜面醬,加上黃瓜絲,蔥絲,卷起來一口吃到嘴里。
吃到嘴里的那一刻,餅皮有嚼勁,軟彈可口,還帶著淡淡的面粉甜香,跟烤鴨醇厚的肉香味一并涌出。
林周比較偷懶,鴨皮跟鴨肉一起片下來的,吃到嘴里也是一同吃到烤鴨肉跟烤鴨皮。
鴨烤得表皮酥脆,內(nèi)里鴨肉卻很是細(xì)嫩,配上微辣的蔥絲、清爽冰涼的黃瓜絲,瞬間解了大半油膩。
有種越嚼越香的感覺,真正的體會到了什么叫滿口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