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龜盾拿出來喬茗就將打磨完成的弓臂緊接著丟進了煉器爐,在祭煉龜盾的同時加大了煉器爐的火力。
實際上自身的丹火要比地火溫度要高出很多,也比較容易控制,煉制出來的法器檔次也更高。
但是現(xiàn)實情況實在是不容許,他這是多面開弓,壓根騰不出手,外面的情況喬茗雖然不知道,但是肯定是越來越緊張。
他可不會相信南部和北部能相互妥協(xié)性的合作,在這么大的利益面前,在南強北弱的前提下,怎么可能會妥協(xié)。
別的喬茗不知道,修士的貪婪喬茗可是深有體會,特別是高高在上的那些老怪物。
“嗡嗡嗡”
三聲嗡鳴聲出現(xiàn),喬茗臉上喜色一閃,他先看了看另外三個陣法的靈石,靈石還沒有耗盡,這說明飛劍煉制完成了。
袍袖一揮,將陣法撤掉,三柄飛劍沒有注入法力憑空懸浮在空中。
飛劍劍身長度約有三尺,劍柄也能雙手握持。
飛劍的煉制有很多種煉制手法,使用最多的就是為了節(jié)省材料,飛劍剛出爐的時候只有巴掌大小。
這種飛劍的好處就是易于控制,遠程攻擊時更加靈活,操控起來更加絲滑。
一般修煉劍陣的修士基本都會選擇這種煉制方式,也只能選擇這種煉制方式。
還有一種就是煉制巨劍,能巨到什么程度呢?嗯?這么說吧!通天河上那個高度頂天的傀儡雕像,他手中的那桿長槍也是法寶。
這種煉制方式好處也有很多,最大的好處就是材料沒什么限制,凡鐵都能煉制,甚至有記錄說仙古時代,有仙人隨便拔起一座山就能煉制成器。
而且只要煉制成器,損毀的可能性基本上就沒有了,強度更是不用說。就是操控起來沒那么如意,而且功能也比較單一,大多數(shù)時候是以兵器形式呈現(xiàn)。
最后一種就是喬茗現(xiàn)在煉制的這一種了,按照事物該有的本色煉制,說有什么好處,也沒什么特別的好處,短處嘛!也沒什么特別弊端。
不過喬茗本人卻對這種方式特別喜愛,他始終感覺任何事物就應該是他本來的樣子。
這種十分“中庸”的煉制方式和他做人以及修道的理念十分契合,所以喬茗就選擇了這種方式煉制。
喬茗一招手第一把飛劍落入手中,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手指輕探一下劍身,一聲輕盈的呼嘯聲傳出,劍身周圍的空氣好像也要被凍結了。
喬茗認主本命飛劍的方式也和常規(guī)方式不同,常規(guī)方式當然是用精血祭煉認主。
喬茗準備用一種全新的方式認主,這是他經過這幾年的深思熟慮后做出的抉擇。
靈感是來自于東岸一個種族的修煉方式,這是一個非常小的種族,好像已經滅絕了,其修煉方式沒什么特別,但是煉寶的方式方式十分特別。
他們會將天材地寶,或者一些妖獸的靈骨經過一定的煉化,然后植入自己的某個部位,當成新的器官來培養(yǎng)。
喬茗當然不會把任何物品植入自己的體內,他是從這個祭煉寶物的方式中看到了一個可能。
自己的飛劍本來就是按照自己體內的“煞丹”數(shù)量以及屬性來煉制的。
當然喬茗現(xiàn)在將這種他稱之為煞丹的東西稱作煞源,因為喬茗結丹后才發(fā)現(xiàn),金丹期修士的金丹那可是切切實實的固體狀態(tài)。
煞源看似是一個丹丸,但是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凝結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