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時候,他們雖然也宣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可他們手里控制的店鋪,可沒少靠經(jīng)商賺取銀兩,只不過是一邊兒賺錢一邊說銅臭而已。
現(xiàn)在王躍直接把一切攤到臺面兒上來,他們失去了土地之后,也只能擺明居馬和那些商人競爭了。
王躍之所以這么快刀斬亂麻的處理這些世家大族,主要是王躍新控制的兗州冀州受到的洪澇災(zāi)害實在太嚴重了,他需要派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疏通河道,同時還要耕種田地,實在是沒有時間慢慢的對這些世家大族施懷柔政策。
畢竟,那些反抗王躍最激烈的世家大族,根本不像清河崔氏一樣識趣,名聲更沒有崔氏好。
崔氏在清河郡修橋補路賑濟災(zāi)民,卻沒有趁著災(zāi)害逼迫窮人家賣兒賣女賣土地。
兗州豫州這邊的世家大族趁著大災(zāi),百姓們都沒有余糧的時候,趁機吞并了很多土地,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
王躍更沒有耐心和他們玩兒下去,他覺得如果不搶時間疏通水利,讓境內(nèi)的百姓盡快的安居生活,他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訓練兵馬,就更別提逐鹿中原了。
……
原本看王躍這個青州王快速的席卷了大榮大片的土地,益州劉行知和大夏國的皇帝范軒本來是心生警惕的。
畢竟王躍的齊國和荊州兵馬有了某種合作,兩邊兒的實力加一起,可不是他們兩方任何一個能夠戰(zhàn)勝的。
現(xiàn)在看王躍又在青州搞得罪世家大族的那一套,他們心里都松了口氣,也都開始了對雍涼之地的爭奪。
劉行知如果能得到雍涼之地,那他控制的地區(qū)就連成了一片,能夠得到更多的賦稅,訓練更多的兵馬。
如果能拿下函谷關(guān),那他就立于不敗之地了,于是他根本就沒時間多想,就趁著梁王的手下離開之際,快速的揮兵進入了雍涼,向著函谷關(guān)進發(fā)。
而范軒這里動作更加快,他們畢竟離函谷關(guān)比較近,他很干脆的就讓周高朗帶領(lǐng)大軍快速的占領(lǐng)函谷關(guān),以函谷關(guān)為依靠,攻略雍涼之地。
兩個梟雄都十分清楚,誰先搶占了雍涼之地,誰就能夠滅了對方,誰先滅了對方,誰就能有機會去滅了王躍。
范軒更是怕王躍這邊實在太安穩(wěn),他知道幽州現(xiàn)在肯定回不去了,畢竟陳留到清河沿線駐扎的大軍,就是防止他和幽州聯(lián)系的。
于是,他就連續(xù)下了好幾道的圣旨,封顧九思為幽州刺史,揚州劉通判為徐州刺史。
王躍得到消息之后,就非常的無語,這么做就是想讓他和顧九思流通判之間產(chǎn)生嫌隙。
畢竟,劉通判和顧九思可是有姻親關(guān)系的,這兩人一南一北,但凡發(fā)生任何一點兒摩擦,就讓王躍的地盤兒四分五裂了。
對此,王躍心里非常的清楚,他早就調(diào)整好了部署,也沒有控制幽州或揚州的意思,而劉通判現(xiàn)在想控制揚州東部都很困難,更不可能圖謀徐州。
于是,天下各州幽州并州比較平靜,王躍控制的齊國地盤風風火火的搞均田賦和賑災(zāi)。
揚州依舊是你來我往的爭奪著,但因為誰都沒有絕對實力控制整個揚州,所以兩邊是有摩擦,百姓反倒比以前過得好一些。
畢竟,不管是劉通判還是王善泉現(xiàn)在都需要拉攏人心,當然不可能打攪百姓的生活了,就連打仗都要謹慎一些,顯得縮手縮腳的。
可是在雍涼之地爭斗的范軒和劉行知可就著急了,兩方人馬都是為了把這塊無主之地占為己有,打起來也比較慘烈。
雖然他們也有那么一些顧忌,但還是把就不怎么富裕的雍涼,打的更加的破碎。
現(xiàn)在有實力爭奪天下的只有三個,齊國王躍,擁有大量騎兵的中州大夏范軒,和占了益州和荊州的劉行知。
這儼然就像是三國!